关东古巷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东古巷设计

关东印象 ──以关东古巷为例展现东北文化 王建伟 黑龙江国光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中国建筑学会2012年1月5日在北京举行“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标志着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本土设计文化的回归。本文试着在一条室内特色风情街中展现东北民俗风情,主要是黑土文化,以及地域民俗文化与商业业态有机的整合。体验地域风土人情,感受关东生活,以“关东情、关东艺、关东味”为展示内容。 关键词:东北文化 随时体验 中华巴洛克 圈楼 引言 特殊的自然地貌,长期的民族融合以及泊来文化华洋杂处形成了哈尔滨文化的多元化 (图1)。东北一带被称为“关东”和“白山黑水”。关东古巷以黑龙江文化圈为主体。在地域文化中汲取精华,改变设计师的观念。观念变化了,也就有了千变万化的技巧。注重对“随时”的体验,使传统的统一与中心遭到彻底的消解,形成互动的参与性,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使参观者在随时的体验中获得惊喜,设计感觉更加注重草根与亲民。 1.东北文化概述 1.1 黑土文化根基(图1-2) (1)少数民族文化:古老原始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主要以渔猎文化为主。 (2)金源文化:11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女真人及其后继者满族共同创造一脉相传的民族文化。 (3)闯关东文化:清末民国以来背井离乡的中原人大量的进入东北地区,闯关东文化以汉族中原文化为主体。 (4)俄罗斯文化:20世纪上半叶,大量犹太人、波兰人与白俄贵族的到来与各国领事馆设立,带来了文化多样性,具有浓烈的俄罗斯情结。 1.2 关东文化的表现风格 热烈、包容、异域特色的,勇敢与鲁莽、开放与保守共存。中原文化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体(图1-3)。 2.关东古巷中东北文化的表达 2.1 室内设计中的原始架构 关东古巷的平面成半月形(图2-4),是相临两栋建筑的中间地带,立面造型转折复杂。 空间组合特征、营造技术和装饰艺术从东北民居的建筑元素中提取。室内空间架构是古巷的重要表达元素,体现整体空间的情感,反映地域文化的主体。 (1)东北传统民居建筑元素 东北传统民居建筑包括:东北汉族传统民居、东北满族传统民居、东北朝鲜族传统民居, 主体选择满族民居的形式。满族民居从半地穴居发展起来,并受汉族民居的影响较大。满族民居不同于汉族的规矩,如在抬梁式木构架中融入穿斗式做法;内部为卷棚式屋顶外观却做成起脊;在硬山顶基础上加外廊,形成歇山顶形式。单体建筑平面特定有“口袋房,万字坑,烟囱立在地面上”,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满族房屋的基本形象。 关东古巷的立面造型占整体空间的2/3体量,立面特征遵循满族居民的建筑立面划分:台基、墙身及屋面,整体感觉很敦实厚重。建筑中没有纯装饰性的构件,风格简朴。大量采用青砖灰瓦,总体色调灰暗,门窗用一些比较亮的颜色点缀,显得朴实优雅(图2-5)。 “硬山”是满族民居的典型特征,屋顶材料有小青瓦和草顶。墙身主要为门窗,窗下墙使用灰色青砖。窗户为支摘窗,窗棂图案以井字形为主(图2-6)。关东古巷的七大风情区中,有六大区域采用满族民居的建筑风格。 (2)“中华巴洛克”建筑元素 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于一体,既不失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又兼带外来的文化内涵, 在哈尔滨的建筑外形特征上有所体现。“中华巴洛克”建筑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巴洛克建筑流派的风格融汇在民族传统之中,创造了极具价值、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图2-7)。建筑的内部空间却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多为二层、三层的四合院。哈尔滨人称为“圈楼”(图2-8)。“圈楼”也是一种庭院,庭院群体体现社会观念,自然观念的空间布局。 在关东古巷中华巴洛克院落风情区中,用中华巴洛克的建筑体块和“圈楼”形式分别设 计出两个独立的空间。中华巴洛克的建筑结构是西方的,装饰是中国传统图案,如石榴、牡丹、梅花和海棠等象征富贵吉祥,使用象征福、禄、寿的动物图案,如蝙蝠、鹿、仙鹤等。“圈楼”内使用木质楼梯、阳台,即增加了建筑的垂直交通空间,又丰富了建筑形式,檐口单面坡的建筑形式,传达着中国民俗中“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用意。 (3)少数民族特色建筑元素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建筑是在比较原始的地域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它们都是 由简单的几何形体本身或相互叠合形成的互不相连的独立形体,呈现出单纯的几何形状特性。“斜仁柱”和“撮罗安口”为圆锥体(图2-9)。木刻楞、马架子、“奥伦”等都是由水平向的三棱柱与长方体上下叠合而成。建筑高度一般在2~5m,边长或直径在1.5~7m的范围内。开窗很少,使用自然环境的材料建造,主要是桦树、圆木等,外表皮用驯鹿皮、白桦树皮和草泥等,关东古巷少数民族风情区充分提取这些建筑元素。 2.2 七大院落风情区的文化表达 在充分了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