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寄生虫感染与妇产科疾患.doc
31 寄生虫感染与妇产科疾患
??? 寄生虫是引起妇产科疾病的众多原因之一。能引起妇产科疾病的寄生虫虫种有:弓形虫、阴道毛滴虫、疟原虫、锥虫、溶组织内阿米巴、钩虫、蛲虫、肾膨结线虫、腭口线虫、丝虫、血吸虫、包虫、牛带绦虫、蝇蛆、疥螨、阴虱等等。这些寄生虫侵犯生殖系统的部位不同,所表现的症状及危害程度也有别,鉴于此,现分别予以叙述。31.1 寄生虫感染与妊娠和分娩31.1.1 弓形虫??? 弓形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全球约有5亿一10亿人受弓形虫感染。在日本居民中感染率约为20%一30%。在欧美一些地区人群中有32%甚至84%抗体阳性。法国还将该病的血清学检查列入法定的婚前必查项目。国内弓形虫感染的调查报告也比较多。仅北京和天津某些地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3.9%和23%一38%,这说明人体弓形虫感染在我国并非少见。???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与弓形虫感染关系密切。??? 弓形虫的终宿主是猫科动物,中间宿主为人及其它哺乳类动物。??? 弓形虫可在人体的各种组织细胞内寄生、繁殖、破坏细胞,导致局部组织或大片组织的弥漫性坏死而致病。根据弓形虫的感染途径可分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和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先天性弓形虫病是经胎盘传染的。但母体在孕前感染时,因母体不久即有抗体产生可杀死循环中的弓形虫,故以后怀孕时胚胎或胎儿一般不会被感染。只有孕期内初次感染才有可能将弓形虫经血流带至胎盘。若能在胎盘繁殖引起胎盘病变,弓形虫则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在妊娠头3个月内,因胎盘结构为滋养层型,寄生虫不易在其中繁殖,不易通过胎盘屏障,因此胎盘感染机会少,但若一旦被感染,则病情较重,这可能系免疫机能不全之故。若母体在妊娠后期感染,弓形虫就比较容易通过胎盘屏障,如遇胎盘部分早剥或前置胎盘时,则寄生虫更易趁机进入胎盘循环,但较大胎儿的免疫机能较前者相对较强,因此感染后病情较轻。??? 先天性弓形虫病可归纳为五种类型。①隐匿型:此型最常见,约占80%,患儿出生时可完全无症状,外表健康,有的甚至在幼儿期、青少年期直至成年期仍无症状发现,但这些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视网膜可有弓形虫包囊存在,一旦机体免疫机能低 下,包囊可以破裂而出现症状。②流产型:孕期早期感染可导致胚胎或胎儿死亡而流。产,后期感染可造成早产或死胎。③全身感染型:多见于新生儿,往往系弓形虫迅速在各脏器繁殖,直接破坏被寄生的细胞。临床上可有中毒感染症状、全身性水肿、皮疹、紫癜、血小板减少、脾肿大、肝炎、黄疽和肺炎等症状,预后甚差,往往死亡。④弓形虫眼病:此型亦较常见,眼病的出现可在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其中以脉络膜视网膜炎最为常见。⑤中枢神经系统弓形虫病:脑积水、脑钙化和小头畸形是先天性弓形虫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主要症状,若还有视网膜炎,则称之为弓形虫病四联症。此外,先天性弓形虫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还可出现癫痫发作、脑膜脑炎症状、智力发育障碍等。脊髓和延髓受累时可出现四肢麻痹、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钟盛林等(1987)报告,25例弓形虫抗体阳性孕妇中,有2人所产婴儿为先天性畸形(均为外生殖器畸形),认为弓形虫感染可能是胎儿生物学致畸因子之一。王崇功(1990)综述感染弓形虫孕妇比未感染者生下先天畸形儿的危险性要大10倍。赵树馨等报告弓形虫抗体阳性孕妇脑积水胎儿为2.5%,而阴性者仅为0.09%。
??? 通常弓形虫存在于胎盘的合体滋养层和绒毛膜血管内皮中,引起胎盘细胞的胞质丧失、裂解和溶解、小病灶坏死。肉眼可见绒毛水肿、胎盘增大、苍白等一系列变化。
??? 由于弓形虫分布广泛,危害极大,因此要积极预防。特别是孕妇不要接触猫等动物,不吃未煮熟的肉类、乳品。孕妇如疑有本病应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查,发现阳性,及时治疗。??? 妊娠期间患弓形虫病时,孕期在5个月前应行人工流产,孕期在5个月后应进行引产或应用氯林可霉素每天0.6一O.9g,或螺旋霉素每天2—38分4次服,连续3周,停1周后重复一疗程。31.1.2 溶组织内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可直接或间接感染胎儿,以致引起胎儿死亡。另外在妊娠期由于此时母体细胞免疫反应比非妊娠者低,免疫球蛋白浓度在不同妊娠阶段含量也各异,妊娠期阿米巴病往往较严重,甚至可致命。??? 1933年Faust已指出妊娠妇女对阿米巴感染的敏感性增加。后又有关于妊娠及分娩期影响阿米巴病程的报告。 Lewis等1969年回顾尼日利亚Ibadan的295例阿米巴结肠炎,发现分娩和妊娠为最常见的合并情况。74例育龄妇女中,48例是妊娠或分娩期,有7例死亡。 Armon1978年对坦桑尼亚的2万例妊娠和分娩期中合并阿米巴病死亡的8个病例作了分析,她们均在妊娠第八周至分娩第一周发生致死性阿米巴结肠炎,大量血性腹泻,均有严重贫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