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综合模拟(三).doc
必修二综合模拟(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古代农业生产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2、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棱。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A.不稳定性 B.封闭性 C.完全依赖自然 D.受政府重视
3、“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棉纺织技术的改进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清乾隆年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有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A. B.早期殖民扩张
C.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下表中列举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有利于 B 成立欧洲联盟 C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实现发达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 D 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标志着亚太地区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李老师的个人历史博物馆,收集有如下两张图片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联、美国修建上述公共工程在背景、目的和手段上的异同点。(6分)
材料四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与“罗斯福新政”在为“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4分)
2、(1)
(2)
(3)
(4)
必修二综合模拟(三)
一、单项选择题:
DACBB CCDBD BDCAC DCCAB CDCCD BCABC
二、非选择题:
1、(1)标志性事件:新航路开辟和英国工业革命(2分)
(2)条件:殖民扩张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资金、市场条件。(2分)
论证: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分)
(3)特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3分)
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使西方领先于东方;
新交通工具(蒸汽机、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3分)
(4)特征: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2分)
原因:一战造成帝国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2分,言之有理即可)
措施:1947年成立关贸总协定;1995年建立世贸组织。(2分)
2、(1)变化:民营丝织业超过官营丝织业(居主导地位)。(1分)
因素:商品经济发展。(1分)
(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企业由沿海开始向内地扩展;棉纺织、缫丝等轻工业发展突出;采矿等重工业开始得到发展。(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
原因:世界市场形成,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的对华.侵略深入中国内地。(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
()目的相同:促进经济建设;手段:国家调控经济。背景:苏联工业化建设;美国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不同:苏联为了重工业发展;美国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每点1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和其成因(初稿)(作者马雄雄).doc VIP
- 《白血病的护理》课件.ppt VIP
-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水和树意象-毕业论文.doc VIP
- 常用电气元器件选用.ppt VIP
- 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小升初数学初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目录.pdf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GWh锂电池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 电力企业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20250128_12053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