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质儿科临床论文(共1734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体质儿科临床论文(共1734字)

小儿体质儿科临床论文(共1734字) 1体质对儿科临床用药性味的影响 小儿体质“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决定了临床用药多为甘寒、凉润之剂,而忌用辛热、温燥或苦寒沉降之剂。因为小儿“纯阳之体”,滥用辛温之药,不但无法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常使小儿的热性疾病更加严重。儿科临床医籍对儿科四大证之一的疳积的治疗有:“凡疳证热者,皆虚中之热,冷者,皆虚中之冷,治热不可以过凉,治冷不可以过温,切不可汗下,以致杀人。”的说法。在治疗小儿外感病症时,多采用辛凉平剂之银翘散。病例介绍林某,男,7岁,主诉:发热2d。病史:患儿2d前外出淋雨着凉后,出现发热,测体温38.5℃,微恶寒,伴有咳嗽,喷嚏,流涕,舌红苔薄白。体检:神志清楚,咽红,咽喉后壁有滤泡,双肺呼吸音清,心(-),腹软。辨证:风寒侵袭肌表,肺气失宣,正邪交争,郁而发热。诊断:感冒(风热型)。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处方:金银花9g,连翘9g,桔梗6g,牛蒡子9g,石膏20g,葛根9g,薄荷6g,淡豆豉9g,淡竹叶10g,荆芥6g,甘草3g,稻香陈6g。二诊父母诉药后热退证轻,诸证皆平。按:银翘散中以甘寒之金银花、微寒之连翘清热解毒,辛凉解表,轻宣疏散为主药;竹叶清热除烦;薄荷、淡豆豉、荆芥辛散表邪,透热外出为辅药;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止咳,祛痰利咽;热邪易伤津耗液,故配以葛根退热,石膏清热生津。诸药共奏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吴瑭论银翘散曰:“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缉盗之弊,又清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对于小儿外感疾病,常忌大汗之法,因为汗为心之液,心阳受伤,必有神明内乱,谵语癫狂,内闭外脱之变。而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更忌伤阳劫阴之弊。 2体质对儿科临床用药剂量的影响 小儿生长机能旺盛,精气蓬勃生长,故称其为“纯阳之体”。然而,有人误以为小儿生长代谢旺盛,药物在其机体内代谢同样加快,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酌情增加剂量方有疗效,这是错误的观点。“集诸病者证治,小儿类有之,但疾各有原,治各随证,由博而约,不过大人之法推之,小儿多热,用药不可过温,惟小小分剂调而平之,毋至以药胜病,则得之矣。”(《仁斋小儿方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于成人,而对药物的耐受力更弱于成人;而且小儿的脏腑柔弱,不能承受大剂量峻猛的药物。在临床用药中,不仅要严格控制对小儿毒副作用较大药物的用量,而且对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剂量也十分严谨把握;小儿临床用药剂量常是根据其体重计算出来,力求精确而安全用药。临床用药的效果不仅在选择最准确的药物,还在药物的精确剂量,要保证安全而有效的原则下用药。 3儿科临证用药应重视脾胃功能 小儿体质易为虚实,脾胃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热则生热。在治疗驱邪务尽的情况下,力求攻不伤正,补不滞邪或消补兼施。钱乙曰:“小儿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常以通为补,力戒蛮补妄攻,尤其注意对脾胃功能的调护。小儿血气未充,稚阴稚阳之体,常易感受外邪或饮食所伤而发病,而发病又反过来影响小儿的饮食;小儿脏腑功能全而未壮,脾胃功能未实,小儿贪食零食及生冷之品,积滞停中不运,病久则脾胃健运无权,津气日耗,渐延成疳。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脏腑精气阴阳都需要健运正常的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充养,脾胃功能良好也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因此,临床上顾护小儿的脾胃尤为重要,一则满足小儿生长旺盛的需要,增强小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二则患儿胃口开有利于家长树立治疗的信心,配合临床治疗,共同防治疾病。另外,体质因素决定病机的从化,《医门棒喝?六气阴阳论》曰:“邪之阴阳,随人之阴阳而变也”。小儿受邪易从阳化热,出现一系列发热的症状。一般而言,小儿脏腑柔弱,体质未壮,易患咳喘、腹泻、食积等,小儿体质决定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在临床诊察和临证遣药时,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