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湿敷 【注意事项】 -热敷部位不忌压者,可在敷布上置热水袋维持温度 -面部热敷者,应间隔30min方可外出,以防感冒 【健康教育】 -解释热湿敷的目的、作用及方法 -说明注意事项及应达到的治疗效果 热水坐浴 【目的】消炎、消肿、止痛 用于会阴部、肛门疾病及手术后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热水坐浴 【操作步骤】 -核对 -配置药液于浴盆 内1/2满, 调节水温40~45℃ -暴露、遮挡 -时间 15~20 min -观察、记录 热水坐浴 【注意事项】 -坐浴前先排尿、排便 -坐浴部位有伤口,应备无菌浴盆及药液;坐浴后按无菌技术处理伤口 -女性经期、妊娠后期、产后2周内、阴道出血、盆腔急性炎症不宜坐浴,以免感染 -加强监测、倾听主诉 【健康教育】 -解释热水坐浴的目的、作用及方法 -说明注意事项及应达到的治疗效果 温水浸泡 【目的】消炎、镇痛、清洁、消毒创口 用于手、足、前臂、小腿部感染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温水浸泡 【操作步骤】 -核对 -配置药液于浴盆内1/2满,调节水温43~46℃ -浸泡 时间 30min -观察、记录 温水浸泡 【注意事项】 -浸泡部位若有伤口,浸泡盆、药液及用物必须无菌;浸泡后应按无菌技术处理伤口 -加强监测、倾听主诉 【健康教育】 -解释温水浸泡的目的、作用及方法 -说明注意事项及应达到的治疗效果 化学加热袋 -密封的塑料袋,内盛两种化学物质,使用时,将化学物质充分混合,所袋内的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热 -最高温度可达 76℃ -平均温度 56℃ -持续时间 2h * 图9-1 冰袋 * 图9-1 冰袋 * 图9-2 冰袋使用法 图9-3 颈部冷敷 * 图9-4 冰帽、冰槽 * 图9-5 拧敷布法 * 图9-6 罐热水袋法 * 图9-7 烤灯的使用 * 图9-8 坐浴椅 * 图9-9 温水浸泡 冰帽的使用 【注意事项】 -观察冰帽有无破损、漏水,冰槽内的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加换或添加 -用冷时间,不超过30min -观察 局部皮肤及肛温 维持肛温33℃左右,不低于30℃ 【健康教育】 -解释使用冰帽或冰槽的目的、作用及方法 -说明注意事项及应达到的治疗效果 冷湿敷 【目的】降温、止血、消炎、止痛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冷湿敷 【操作步骤】 -核对 -患处准备 -敷布 浸透,拧敷布 至不滴水 -时间 15~20 min -观察 效果与反应 -用物处理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冷湿敷 【注意事项】 -观察局部皮肤及患者反应 -敷布湿度得当 -若为降温,则使用冷湿敷30min后应测量体温,并记录 【健康教育】 -解释使用冷湿敷的目的、作用及方法 -说明注意事项及应达到的治疗效果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目的】为高热患者降温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头部置冰袋,足底置热水袋 温水拭浴或乙醇拭浴 【操作步骤】 -核对 -松床尾、脱衣 -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 -擦浴方法 大毛巾垫拭浴部位下,小毛巾缠成手 套状,离心方向擦拭,最后大毛巾擦 干 -拭浴温度、浓度 温水拭浴 32~34℃ 乙醇拭浴 30℃,25% ~35%乙醇 -擦浴顺序 (1)两上肢 颈外侧 上臂外侧 手背 侧胸 腋窝 上臂内侧 手心 (2)背腰部 (3)两下肢 髂骨 下肢外侧 足背 腹股沟 下肢内侧 内踝 臀下 大腿后侧 腘窝 足跟 (4)擦至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 体表大血管处用力擦拭并延长时间, 以促进散热 温水拭浴或乙醇拭浴 -时间 每侧部位3min( 20min) -观察 寒颤、面色苍白、脉搏、呼吸异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