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卟啉类功能高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1 功能高分子简介
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其具有轻、强、耐腐蚀、原料丰富、种类繁多、制备简便、易于分子设计等特点,其研究和发展十分迅速,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所谓功能高分子是在高分子主链和侧链上带有反应性功能基团,并具有可逆的或不可逆的物理功能或化学活性的一类新型高分子。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在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原有机械性能的基础上再赋予新的诸如催化性、导电性、光敏性、化学性、选择分离性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这其中并不包括传统的耐热性、高强度和绝缘性等高分子,而是把它们划归在通用高分子改性的范畴。
功能高分子材料从功能上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化学功能,包括离子交换、催化、光聚合、光分解、光降解等;第二类是物理功能,包括导电、热电、压电、超导、磁化、光弹性等;第三类是介于化学、物理之间的功能,包括吸附、膜分离、高吸水、表面活性等;第四类是生物功能,包括组织适应性、血液适应性等。
根据用途的不同,又可分为八类。第一类是反应性高分子材料,如高分子试剂、催化剂、染料等;第二类是光敏型高分子材料,如光稳定剂、光刻胶、感光材料、光导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等;第三类为电性能高分子材料,如高分子半导体、导电高分子等;第四类为高分子分离材料,如离子交换树脂等;第五类为高分子吸附材料,如吸附树脂、固定化酶等;第六类为高分子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等;第七类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如高分子器械、人造器官等;第八类为高性能工程材料,如工程塑料等。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促进了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也孕育了新一代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高分子材料在结构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在分子结构(包括支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共混、复合、界面和表面甚至外观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单一或多种结构的综合利用,因此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其他高技术要求材料技术为他们提供的更多、更好的功能。随着纳米技术研究的深入,在分子、甚至原子水平上实现材料的功能结构设计、复合与加工生产成为可能,材料的功能将会进一步得到扩展,呈现前所未有的创新。可以预言,新一代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春天已经来临,纳米材料必将成为新世纪材料发展的主流,也必将对新世纪的高新技术如电子、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的研究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2 卟啉类功能性小分子的高分子化
2.1 卟啉类化合物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卟啉类化合物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研究较多的热点课题之一,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已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化学、医药化学、分析化学和光化催化等各个研究域。目前已独立形成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卟啉化学。
卟啉是由4个吡咯环通过亚甲基相连形成的具有18电子体系的共轭大环化合物,如图1所示。其分子配位性能突出,周期表上几乎所有的金属原子都能和中心的氮原子配位形成金属卟啉配合物。在卟啉分子周围,有两类取代位置,分别为间位和β位,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引入不同的取代基。
卟啉类化合物在医学(光动力治疗)、生物化学(分子识别)、材料
化学(光电材料)、合成化学(仿生催化)、分析化学(光度分析及传感器)、能源科学(太阳能转换)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来对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优良的太阳能电池光敏染料的卟啉类化合物研究更是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青睐。
图1 卟啉分子结构
一般而言,要提高卟啉分子的光敏性能,有两条途径:一是设计吸收光谱红移的卟啉分子,以期充分利用500~700nm的光能;二是设法破坏分子的平面性,使分子扭曲,以克服分子的聚集。
目前大多数学者的工作方向都是前者,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单纯依靠这一手段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考虑到天然金属卟啉是在特定的天然大分子(多肽)营造的氛围中发挥其特性的,同时也受到了高分子微环境的保护,使其具有化学稳定性。这就是重要的大分子效应。而仿生制各的小分子卟啉或金属卟啉,因为没有大分子微环境的保护,则缺乏化学稳定性,功能性的发挥也受到很大影响。此外,另一方面又不具备加工性能,所以只能用于掺杂,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要想克服上述小分子卟啉化合物在应用中的缺点,实现卟啉的高分子化或高聚物的卟啉功能化,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既可为卟啉化合物营造一个类似多肽的微环境,以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充分发挥其特性;又可使卟啉化合物也具有了高分子材料的良好加工性能,比如成膜、成球性能等,从而可极大地拓展卟啉化合物的应用范围,提升其应用效能。因此,经过分子设计并通过一定的化学途径,实现高聚物的卟啉功能化,将成为材料科学中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研究课题。
受一些生物体,例如紫细菌等光合作用的启发,人们对卟啉
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桥(2016)2322A-II-1】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 跨度31.5m(直、曲线) .pdf
- 2024年二建继续教育-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必修)1、2答案.docx VIP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习题试卷第三章章节测评(解析带答案版).doc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pdf
- 部编版六年级毕业作文总复习指导(名师作品).ppt
- 产品上架与下架操作指南.doc VIP
- 《你好!法语1》练习册答案.pdf
- 日本的设计文化.ppt VIP
- 甲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 收发文件管理制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