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三首ww
预习提纲 1、读一读,理解古诗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情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写作本诗时,诗人53岁,茅庐经过几年的风雨,可能已经破敝不堪了。诗人住的地方并不是很偏僻,却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换句话说,没有什么有地位的人来拜访他。这是什么原因呢?答句颇富哲理性:心既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净之地了。诗人归隐后,停止了和旧日仕途友人的来往,天长日久,自然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这里的“心远”,是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 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飞鸟归巢自然会勾起诗人辞官归隐的联想。 主旨 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后来,又做了他的好友四川制使范成大的参议官。他看到自己的抗战主张,没有希望实现,常常作诗喝酒,消磨壮志。有人笑他放浪,他就自称为“放翁”。公元1118年回到临安,以后又做了几任地方官,替民众干了一些好事。因为他始终坚持抗金富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直到1201年去世为止,大部分时间都在山阴故乡度过。他家居时,经常接近民众,写了不少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晚年的生活很艰苦,但是报国的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他的诗,现存约九千三百多首,内容非常丰富,能吸收前作家的许多优点而又有新的创造,雄浑清新,自成一家,对后世诗歌有深远影响。 预习提纲 1、读一读,理解古诗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情感。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充满矛盾。他希望能像姜太公、伊尹那样建功立业,却屡遭挫折;虽然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却不愿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一)阅读《游山西村》,回答文后问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涵了什么哲理?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2、有人评价说这首诗除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其他诗句都是多余的,没有写的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课时 行 路 难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 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李白的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① 自由朗读 ② 思考问题:李白心中,何路难行? (建议:结合背景理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 白 朗读课文: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期盼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临,他奉召入京,供奉翰林。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李阳冰《草堂集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