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历史:解读高考历史漫画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用)历史:解读高考历史漫画题

近年来,高考题中不断有漫画题出现,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漫画的历史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中国的绘画早于文字而产生,简易、粗犷,这种极为夸张并含蓄的图迹,或许可以算是最早的漫画形式之一。 《燕山夜话》的作者邓拓在《古代的漫画》一文中,提出这样的思考“到底中国古代有没有漫画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史料记载,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类似漫画的图画。据北宋文学家李廌《德隅斋画品》所记,宋代蜀人石恪画过一幅《玉皇朝会图》,画中“水府官吏,或系鱼蟹于腰以侮观者”,这种讽刺构思完全具备漫画艺术嬉笑怒骂的特点。漫画作为一门艺术,它与讽刺密不可分,比如明代李士达作《三驼图》,并配诗“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原因,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此画正是讥笑讽刺那些为人不正直者。 近代以来,尤其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勃兴,漫画在报刊上站稳了脚跟。当时出现的各种漫画,作者通过夸张、比喻、曲解、借题发挥和影射等手法来达到针砭、抑恶扬善、讽刺、褒奖之目的,把漫画艺术演绎的淋漓尽致。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有: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就有群众在游行队伍中散发警察抓青年学生的漫画,以此来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支持学生、工人的革命斗争。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特别开设“革命画”的课程,重视漫画的宣传动员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是中国漫画最为辉煌的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奸淫烧杀,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地,灾难深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抗争。救亡宣传战线上的漫画,同样做出了可歌可颂的业绩,在中国美术史和中国漫画史上树立起了一座里程碑。 历史漫画是一种形象的历史图画语言。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形态,反映作者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或赞扬或讽刺,达到文字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它不仅使试题具有灵动活泼的趣味性,也为历史史实的考查创设了新的情景,有利于增加试题的人文性。 如何解答漫画类题型?以高考题为例: 【示例1】(2010·新课标全国卷)图4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 ? ?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 解题思路:此题如果单纯从画面去考虑,倒是很容易选择。双方把武器放下相互拥抱:流浪的女儿(左)箭头朝下,双臂紧握武器,仍具有防卫意识;“不列颠娜”(右)把盾牌放下,箭头向上,主动伸出双臂拥抱“美利坚”。C项对于部分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干扰,问题出在对漫画所反映的内容的历史背景知识没有牢固掌握,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新课程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岳麓版,在时间和内容上都很模糊。所以此题实际上只涉及初中历史知识。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由此可以排除C项。A、B项容易排除。当然漫画实际上反映的是1782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两国正式结束战争状态。故答案为D项。 【示例2】(2010·安徽卷)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表明 ?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解题思路:首先提取有效信息,仔细观察图片和注释,漫画中的葫芦上有一个“川”字,瓢上有一个“鄂”字,标题《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判定图片的寓意是1911年,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面对四川保路运动和湖北的武昌起义,已经顾此失彼。B项不能体现顾此失彼,C项无法体现材料所体现的形势,武昌起义只是其中一个瓢,无法准确的表达当时的形势。漫画中没有体现革命派力量的强大,排除D项。故答案为A项。? 【示例3】(2010·全国卷2)下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的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互相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和漫画分析可知,古巴导弹危机优势在美国,故“美苏两国力量均衡”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这一阶段美苏均拥有核武器,同时,通过漫画中的画面,赫鲁晓夫额头大颗的汗滴滚淌下来,明显在扳手腕中优势在肯尼迪,可以排除C项;但从美苏争霸的史实来看,当时处于美苏争霸的第一个阶段,美苏任何一方都不拥有绝对实力压倒对方,双方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答案为A项。 ?通过上述分析,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准确判定主题寓意是关键。考生要能通过画面文字、人物形态、画面事物构成及相关事物的异同对比等,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地判定其所含的真实信息,进而明确漫画的本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