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问题.pdfVIP

论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问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问题.pdf

第3O卷第3期 2006年 5月 湘潭 大学 学报 (哲学 社 会科 学 版 )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I.3O No.3 May,2006 论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问题 林树明 (贵州师范大学 中文系,贵州 贵阳,550001) 摘 要:当前国内对女性主义批评的责难有不少并不恰切。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真正的不足表现在两方 面:一是批评观念先行,批评视点度方法较单一,未充分重视作品内部全部的复杂因素,批评的“文学性”学术品味 不足;二是信息大量重复,缺乏沟通与学术尊重,表现出学术态度的轻率浮躁,文学批评的坦诚性不足。这是真正 的危机所在。不克服这两方面的问题。调整批评策略,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或者说“性别诗学”研究难以持续发 展。 关键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危机;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6)03—0040—06 笔者曾将20世纪8O年代末中国大陆的女性主 义文学批评称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批评的第一次浪 潮,1995年世妇会前后的批评称为第二次浪潮。? 那末,经过近2O年的曲折历程,第三次浪潮何时来 临?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有那些新的发展变 化?有人称现阶段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延展期, 在我看来。此“延展期”正是苏珊 ·格芭(Susan Gu— bar)所谓的世纪之交的“危机时刻”(Critical condi— tion),许多问题需要梳理辨析,否则便难以持续发 展。 当前批评辨析 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危机”主要源于妇女 内部或者说女性主义内部的矛盾。一些7O年代著名 的女性主义者被其后继者(80、9O年代的“后女性主 义者”)围攻指责 ,而国内对女性主义的批评主要 出白男性学者。随着女性主义批评第二次浪潮对中 国文化界的全面影响,以及当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停滞徘徊的格局,批评也逐渐多了起来。其归纳起 来有如下方面: 一 、西化而非本土化,生搬硬套本来就有问题的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偏离中国实际。至2l世纪 初,仍有人指出,西方女性主义的单一视角,使得中 国女性主义批评在论述中国女性文学时陷入了非历 史的境地,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看似激进,实则是臣服 于西方文化霸权,无疑在西方强势话语面前扮演了 弱者的角色;二、鼓吹男女二元对立。偏离人性,贵族 化倾向严重。有论者指出,当前国内的女性主义批 评,仅强调“性”,强调两性的对立,违背了人性的发 展及两“性”间自然、和谐、优美、理想的人性状态。 在最近的网站上, 人甚而宣称。中国的女性主义是 “贵族化”的女性主义,其由于很少遭到打压而缺乏 人性关爱,并未给底层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打工妹 等带来实际的好处;三、标新立异,缺乏理性,偏离文 学批评规范。批评者认为,这种违背人性的批评准 则,其症结是文化上的“猎新”倾向,过分情感用事, 缺少理性精神,“影响了文艺批评的真正价值和常 规价值。”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将“性别文本” 与“政治文本”分离,片面地放逐了“政治文本”,一 方面对性别文本在历史上总是被权力话语拆除或改 写的命运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却以矫枉过正的手 段将政治文本逐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野。呈现出 价值评判的紊乱。 以上不少批评可以说源于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 批评实践的“视而不见”。不辨明这些问题,中国女 性主义批评必然将被再度边缘化,难以度过其“危 机时刻”。 “本土化”与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引进、介绍 并不必然矛盾,不:少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话语之所以 · 收稿L{期:2006—01—20 作并简介:林树明(1954一 ), ,贵州思l阜j人,文学}哇}l:,贵州帅范大学教授。 40 对我们产生影响。是因其顺应了我们自己的现实需 求;中国文论本土化的努力也在女性主义批评领域 表现出来,并非如一些论者所谓的中国女性主义批 评正遭遇“本土化的失败”。 不必赘言,源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批评从诞生之 日起至今,孜孜以求的便是反对话语霸权,从本质上 来说本身便是对西方整个主流文化的挑战及消解。 同样,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活跃分子较一贯地保持 了一种积极的“对话者”而非被动的“受话者”的立 场。譬如,李小江便清醒地注意到了中国女性问题 的特殊性:当代中国妇女宁可“一无所有”,甚至没 有家庭,也要坚守“社会权利”这块最后的领地。而 不是像传统妇女那样把家庭当作避难所,但与西方 女权运动不同的是,她们不是向社会、向政权,也不 是向男人、向家庭要权利,而是向传统。理解这一点 很重要,这是观察和了解当代中国妇女问题的基本 出发点 J。在《女性?主义》的序言中,李小江还明 确表明了自己对西方女性主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