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菌落特征描述: 大小、形状、隆起程度、边缘、 表面状态、光泽、质地、颜色、透明度 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1. 细胞壁的结构 简述G+和G-菌在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 并指出与此相关的主要特性。 2. 肽聚糖的构造 单体组成; G+和G-菌肽聚糖结构的异同; 溶菌酶与青霉素抑菌作用的机制和特点 8. 芽孢(是休眠体,细胞分化体,不是繁殖体) 耐热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其它解释) 产芽孢的主要微生物种类; 特性; 9. 糖被、鞭毛、菌毛 何谓“拴菌”试验?它如何证明鞭毛是旋转运动的? 10. 古生菌 种类 在结构组分上与真细菌的不同(肽聚糖、细胞膜、16Sr RNA) 放线菌与细菌的相同点: 五、生长要求 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2%、硝酸钾0.2%、硫酸镁0.05%、氯化钠0.05% 、磷酸氢二钾0.05% 、硫酸铁0.001% 培养条件:中性偏碱(pH 7.5 ~ 8.5) 需氧 23 ℃ ~ 37 ℃ 5~7d * *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 形态、构造与功能 三、细菌的繁殖 1. 方式 裂殖 芽殖 为主(绝大多数为二等分裂) 二分裂过程 芽生细菌,母体表面形成突起,增大脱落形成新个体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 (一)固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 1. 菌落的定义(p36) 由单个或少量同种微生物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繁殖出来的,有一定形态和构造、肉眼可见的子细胞集团。 划线分离法、涂布分离法、倾注分离法 倾注分离法 涂布分离法 划线分离法 斜面接种 接种工具 倒平板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 (一)固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 1. 菌落的定义 菌苔 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斜面接种物) 3. 细菌菌落的特点 湿、粘、半透明、易挑起、质地均匀、内外正反颜色一致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 (一)固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 4. 不同形态结构细菌的菌落的特点 球菌菌落:小、圆、隆起、边缘整齐 杆菌菌落:较大、较圆 鞭毛菌菌落:大、扁平、形态不规则或边缘多缺刻 芽孢菌菌落:不透明、粗糙、多褶皱、边缘不规则 荚膜菌菌落:光滑、粘稠、湿润(透明蛋清状) 5. 菌落的用途 分离纯化 分类鉴定 细胞计数 选种与育种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 (二)半固体培养基上(内)群体形态 穿刺接种 运动能力 (三)液体培养基中的群体形态 浑浊 沉淀 菌膜、菌环、菌岛或菌醭 2.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形态:G+ ,球状,成对或成链 最适生长T:40~41 ℃ 用途:酸奶发酵剂 1. 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改名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形态:G+ ,杆状(常为长杆),成单或成链, 最适生长T:40~43 ℃ 用途:酸奶发酵剂 五、食品发酵、医药工业中常见的细菌 4.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形态:G- ,短杆 最适生长温度:37 ℃ 用途:食品卫生重要指示菌,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 3. 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se) 形态:G+ ,短杆或小棒状,单个或八字排列,无芽孢 最适生长温度:30~32 ℃ 用途:谷氨酸发酵 五、食品发酵、医药工业中常见的细菌 5. 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形态:G+ 球菌,常成对或链形排列,兼性厌氧 用途:生产右旋糖酐(代血浆)和葡聚糖(sephadex) 6.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形态:G+ 、弯曲和常分叉的杆菌,专性厌氧 (分离自哺乳婴儿粪便,能在肠道定植的益生菌) 最适生长温度:37℃ 用途:微生态调节剂 五、食品发酵、医药工业中常见的细菌 7.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用途:细菌杀虫剂 第一章第一节重点 3. LPS 三个组成部分; 与抗原性有关的部分和毒性的物质基础 4.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 5. 四类缺壁细菌 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 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6. 细胞膜 化学组成; 结构模型; 7. 内含物 三、细菌的繁殖方式 四、菌落 定义; 细菌菌落的一般特征; 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