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轮专题复习试卷:大气运动规律.docVIP

【地理】高考轮专题复习试卷:大气运动规律.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高考轮专题复习试卷: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大气运动规律 一、高考题 一、选择题 (2010·安徽文综)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下图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析。完成1~2题。 1.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解析:答案:C 2.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 解析:从第1题解析可得出答案。答案:A 3.(2010·北京文综)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由08时到20时,图中(  )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①地风向偏北,但等压线由疏变密,气压梯度力加大,风力应逐渐增强;②地受低压槽控制,从冷锋、暖锋的移动方向(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是逆时针转)和降水分布来看,其天气应由晴朗转阴雨;从图中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和经纬度信息分析,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增强;该锋面气旋的主动力是冷气团,气旋中心附近冷锋移动快于暖锋。答案:C 4.(2010·广东文综)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读图可知,A、B两项错误;甲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雨热同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D项错误;乙地位于29°N附近,最冷月气温小于0℃,应位于青藏高原,C项正确。答案:C 二、综合题 5.(2010·北京文综)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第(1)~(2)题。 (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解析:(1)图中碳排放的特点从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两方面与中国进行比较说明即可。 (2)该题涉及大气的热力作用知识。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面长波吸收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上升。 答案:(1)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与中国接近。 (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面长波吸收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上升。二、模拟题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年雾日天数等值线图(图中②、③、④均为省级中心城市),回答1~2题。 1.“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能形象写照图中(  ) A.城市①、② B.城市②、③ C.城市③、④ D.城市①、④ 解析:据图可知,城市②、③分别为成都、重庆,由于地处四川盆地,水汽充沛,多雾。答案:B 2.图示地区“夜雨”现象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现象有关(  ) A.锋面气旋 B.台风C.地形雨 D.热力环流 解析:夜晚,盆地四周的山地冷空气随山风下沉,盆地中心的热空气上升,凝结成云致雨。答案:D 下图是四地区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3~5题。 3.与图中四地区气候类型相符的城市可能是(  ) A.①—开普敦 B.②—伦敦C.③—北京 D.④—悉尼 4.四地区中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5.仅从气候条件考虑,四地区农业最可能为灌溉农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二、综合题 6.读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A.55百帕 B.50百帕 C.45百帕 D.40百帕 (2)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途中天气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最高值(大于1 040百帕,小于1 045百帕)出现在(50°N,110°E)附近的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最低值(大于990百帕,小于995百帕)出现在(55°N,160°E)附近的北太平洋地区,利用等值线图上计算差值的公式可算出两气压中心的气压差。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应从海陆位置的角度进行分析。(2)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有关,可通过等压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