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企业多元化战略1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企业多元化战略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能够做到: 1、掌握多元化战略的基本类型; 2、掌握多元化战略的模式; 3、能够对多元化战略的效益与风险分析; 4、掌握多元化战略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4节课。 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 戴尔更名带来思考:IT企业多元化遭遇寒流 近来,著名企业改名换标的消息不绝于耳。上周,戴尔计算机公司中国公司对外证实,戴尔美国总部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提案,计划将公司正式名称由戴尔计算机公司更改为戴尔公司。而更名的主要理由,是为了成为“提供企业级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供应商”。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这个跨国电脑巨擎几年来首次公开承认其正在实施的多元化战略,甚至有可能是戴尔借更名之机正式吹响多元化竞争的号角。同时,戴尔的多元化战略选择,也将给中国IT企业的多元化之路带来些许启迪。 诱惑与选择 业内专家认为,从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角度来看,戴尔的多元化战略是正常选择,这也是戴尔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对企业做出的全新市场定位。但戴尔同时作为在全球计算机制造业的庞然大物,其市场战略的调整方式却值得国内IT企业借鉴。 在中国家电企业多元化热潮刚刚稍有消退之时,IT业多元化的声音已在国内悄然唱响。从最早以打字机发家的四通转战电机、电工、医药、建筑、芯片、电信等数十个行业,到以终端设备初获成功的实达进军房地产、VCD、PC、软件,再到后来联想控股、方正、浪潮、清华紫光、E龙,包括几大门户网站,国内IT企业前赴后继进行了坚韧不拔的多元化道路探索。虽然四通、实达等公司都先后作为“先驱”在多元化的道路上折戟,但IT业的多元化风潮甚至大有赶超家电企业的势头。 尽管联想控股有关人士一再声称,联想控股的多元化战略与戴尔完全不同。但联想控股在国内IT业的多元化探索和成绩,目前仍无能出其右。目前的联想控股已从一个单纯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正在逐步向企业服务器、个人数码消费产品以及IT服务等IT领域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其多元化的目标,是形成面向家庭、个人、中小企业、大行业大企业四类客户的6大业务群组,即消费IT群组、移动通信业务群组、互联网服务业务群组、企业IT业务群组、IT服务业务群组以及合同制造业务群组。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联想控股先后进入房地产、手机通讯、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PDA等领域。为了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同时向国际化进军,前不久联想更是不惜代价将使用已久的“LEGEND”标识改为“LENOVO”。 即使如此,现在还很难说联想控股已经成功地趟出了一条多元化路子。而国内另一家著名企业TCL的多元化探索同样在努力中。从做家电到进军计算机、手机行业,再到购并国外企业施耐德来实现国际化战略,TCL的多元化之路走得并不轻松。尽管目前手机制造给TCL带来了突围似的成功,但目前的TCL距离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的“由大型家电、通信制造商拓展为全线互联网接入设备主流厂商和增值服务商”的目标显然还很远。 另一家也有意通过改名的方式来实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突围的国内企业是厦新,尽管很难将厦新界定为一家IT企业,但该公司近年来在手机制造业的成功在业内已被传为佳话。但厦新显然不满足于在手机业取得的成功,企业增长的需要促使厦新决定今年继续深层转型,向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进军3C融合的数码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并将陆续推出笔记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以及高端彩电等产品。但是,这种一口气进入多项领域的举动往往更容易被理解为“将鸡蛋放进多个篮子”的降低风险的做法。 摘自2003-05-15 北京现代商报 二、百事可乐的主业回归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西方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进行跨国业务扩张的高潮时期。它们通过大量购并活动努力扩大业务范围和地理区域,取得了暂时成功。但随后的整合过程却颇费周折,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不仅有正效应,而且存在负效应。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环境的动荡多变对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取得“协同效应”的多业务公司就如同三国时期曹操的连环船,庞大而迟钝。从90年代开始,许多多元化的国际企业又纷纷剥离非核心业务,回归主业。百事可乐多元化战略的终止就是明显的案例。 (一)百事在多元化中曾利益占尽 百事可乐公司始建于1902年。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百事发展成为成功的专业软饮料企业。1963年至1986年,唐纳德·肯道尔任百事的首席执行官,自此百事的战略导向发生了巨大变化:百事在软饮料业一直居可口可乐之下,肯道尔要求公司对可口可乐从被动防守转向积极进攻,从此可乐之战连绵不断,百事饮料的市场地位也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肯道尔深信“快餐薯条与碳酸饮料密不可分,往往是顾客同时购买和消费的对象”,兼并快餐业与餐馆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自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