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动态血压.docVIP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态血压

中老年人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及临床意义 宁夏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750011崔继志 陈勇 【摘 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选择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120例,分为高龄老年人(≥80岁)组、老年人(60~79岁)组和中年人(60岁)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和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与中年人组相比,老年人组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增高(P0.05),高龄老年人组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与老年人组相比,高龄老年人组24h动态血压昼夜异常的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不断增高,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高龄;老年人;中年人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心肾衰竭的最主要致病因素,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迅猛上升趋势。然而目前诊断高血压及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评价多根据偶测血压,其缺点是不能真实反应全天的血压水平及动态变化。而24h动态血压检测(ambulaory blood press- ure monitoring,ABPM)能较准确地反映日常活动中昼夜变化规律,且无白大衣效应,对临床准确诊断及防治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心内科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高血压患者120例,年龄45~90岁。非同日3次以上测血压符合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收缩压≥140 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 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瓣膜性心脏病等影响因素。120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3组:高龄老年人(≥80岁)组老年人(60~ 79岁)组和中年人(60岁)组,3组间除年龄外其他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北京迪姆软件公司DMS-ABP动态血压监护仪,袖带固定于上臂,下缘距肘窝2~3cm处,松紧度以能容纳二指为限,监测间隔为:日间(06:00至22:00),1次/30min,夜间(22:00至次日06:00),1次/h,24h内有效监测次数不少于总血压获得次数的80%,监测期间避免情绪激动、剧烈活动等。 1.3 观察指标获得如下数据:24 h血压平均值、白昼/夜间血压平均值、白昼/夜间血压负荷值、昼夜节律,日间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夜间血压下降率等。评价标准:依据1988年Eoin OBrien提出的血压昼夜节律分类,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超杓型,10%~19%为杓型,0~9% 为非杓型,下降率0为反杓型,其中超杓型、非杓型和反杓型均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软件包。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分型情况的比较见表1。 表1 血压昼夜节律分型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 n 超杓型 杓型 非杓型 反杓型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高龄老年组 48 0(0) 5(10.4) 32(66.7) 11(22.9) 43(89.6) 老年组 42 1(2.4) 11(26.2) 20(47.6) 10(23.8) 31(73.8) 中年组 30 1(3.3) 17(56.7) 10(33.3) 2(6.7) 13(43.3) 2.2 如表所示中年人组24h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为43.3%, 老年人组为73.8%,高龄老年人组89.6%。与中年人组相比,老年人组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增高(χ2=8.15, P0.05) , 高龄老年人组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χ2= 18.38, P 0.01);与老年人组相比, 高龄老年人组24 h 动态血压昼夜异常的发生率增高(χ2=6.53,P0.05)。 3 讨论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24h血压呈现两峰一谷、昼高夜低的节律,即06:00至08:00达到第一个高峰值,15:00至18:00达到第二个高峰值,01:00至03:00达到低谷[1]。这种双峰一谷的长柄杓型曲线与体力、脑力活动及人体在节律变化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和神经反射敏感性有关。血压昼夜节律方式对适应机体活动和保护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是有益的[2]。 大量研究显示,血压昼夜节律的紊乱,夜间血压增高,血压负荷增高是导致左心室肥厚、肾脏损害、脑卒中等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因素。[1]异常的血压昼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