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pdf
心理科学进展 2004,12(6):900~90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
邹 琼 佐 斌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武汉430079)
摘 要 在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历史、两个独立的相关研究及其近期发展趋势作了回顾后,着重介绍了人格、
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整合模型(调节一缓和模型),指出了这一模型的重要价值及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模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人格,文化,主观幸福感,调节一缓和模型。
分类号 B848
幸福最早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甚至柏拉图时期 ?。 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继对幸福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 心理学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being,简称SWB)的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 国兴起,60年代后期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 量及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2】。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倍
受重视。‘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界定,西方较多为实证研究之便将其操作化。如 Argyle(1989)和 Diener(1984)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正性情感超过负性情感,成为主导性的情感体验, 从而使个体能从整体上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心理状态【3】。许多研究已证实主观幸福感包含三个 独立的维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认知维度【4】。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历经半个世纪,其理论 已日臻成熟一早期集中于确定带来满意生活的外部条件,后来分别研究主观幸福感与人格, 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近期开始对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和文化三者关系的整合趋势感兴 趣 。 本文通过对主观幸福感的两个独立的相关研究和近期发展趋势的回顾,重点介绍了人 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整合模型一调节一缓和模型,指出了这一模型的整合价值及其存 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拟提出模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建议。
1主观幸福感的两个独立的相关研究 1.1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 在主观幸福感的诸多研究中,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相关研究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之
一 。 对此,前人已作了许多探讨。
收稿日期:2004-04-07 ‘通讯作者:邹琼,E-mail:zouq_ 761231@tom.tom。电话:027
第 12卷第6期 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 .901.
20世纪80年代,Costa和McCrae(1980)发现[1’o】,正性情感、生活满意感和负性情 感分别对应着人格特质结构中的外向性和神经质;与其它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地依 赖人格,并且人格可预测 l0年甚至20年后的主观幸福感。随着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研究的 推进,许多致力于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学家,如Diener、Larsen(1984)和Lucas(1999) 等人的研究均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 。最近Lucas和Diener(2000)对39个国家的跨文化 研究也证实了外向是快乐的核心成分L8】。 但是,大量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只关注了外向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而且,上述研究只考察了SWB的基因基础而忽略了文化因素,因而遭到了一些跨文化研 究者的抨击:主观幸福感存在着重要的跨国差异,尤其是东 (亚洲)西 (欧洲和北美)文 化的差异 ’一1。 1.2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 主观幸福感的跨国 (文化)研究一直是跨文化心理学家感兴趣的理论与实证课题。 Inglehart(2000)、Veenhoven(1993)和Oishi(2001)的研究发现 】,国家与国家之间 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之间均存在着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水平的差异。如Veenhoven(1993) 的研究发现 ,在1958—1987年间,日本人的生活满意感在l0点量表中波动了6个点,而 丹麦人的平均生活满意感大约波动了8个点。 Oishi的研究发现,欧裔美国人比亚裔美国人对他们的生活更满意,Okazaki(2000)也 发现亚裔美国人比欧裔美国人报告了更多的沮丧和焦虑【7】。
一 些研究者不满足于仅对主观幸福感的文化差异做简单的描述性研究,而是深入探讨了 主观幸福感存在文化差异的原因。Diener(1995,2002)的实证研究和跨文化综述表明【l例,国 家财富和主观幸福感的文化差异有0.6 0.7的高相关,富裕的国家比贫困的国家有更高水平 的主观幸福感,但是在贫困的国家,个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更强。 此外,自我服务的偏见和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7 以及个体从集体中所获社会支持的文化 差异[I?,也是导致主观幸福感存在文化差异的原因。一些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院与社会文化.pdf
- 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pdf
- 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学分析.pdf
- 90年代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文化研究趋向评述.pdf
- CUBA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pdf
- E-时代的素质教育与跨文化交际教育.pdf
- Price流失意图简化模型的跨文化效度研究.pdf
- Q.E.&OSH管理体系的交融与整合——浅谈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大安全观.pdf
- SNS网络文化探析——以开心网为例.pdf
- “中国的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笔谈——传承发展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音乐的最好保护.pdf
- 《新冠病毒康复者抗体水平与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自然杀伤细胞反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物细胞质流动3D打印动态模拟技术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新世纪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新世纪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中职心理健康全一册人教版(200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北京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冀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冀教版(三起)(201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冀教版三起五年级下册-冀教版(三起)(201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鲁科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