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课件(52张).pptVIP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课件(52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中国古代艺术长廊,涵盖书法、绘画、诗文和戏曲等方面,承接上一单元关于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的学习。本课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字的诞生、演变始末以及书法的发展历程。 本课教学目标 认识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 识记汉字发展成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 学会欣赏汉字独特的特征并辨认中国各种书法; 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学海起航 1.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思考:“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汉字从何而来?” 中国古代的一部书《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以前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尽管仓颉造字的传说还有争议,但文字的出现确实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说明人们认识到文字产生的重要性。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地安人皆有此习惯,即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传播信息。 在甲骨文之后,出现了新的字体,这种字体多是铸在青铜器上,故称为铭文或钟鼎文。因为青铜在古代又称为“吉金”。故又把它称为金文。这种字体盛行于西周,其产生时代和甲骨文相差无几。但与甲骨文相比,它的成熟度已大大提高。 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了对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 汉字的统一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行等混乱状况,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行。 到秦统一时,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也得到推广。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 随着经济交往、人们的交流活动的增加,在各国各自为政而没有统一标准的状况下,“书同文字”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书艺历程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步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从后人的眼光看来,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但无论从刻石、简牍,还是从碑刻来看,它们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秦汉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 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是篆隶楷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这时期的书法艺术特色:虚玄灵动。 (2)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 王羲之的《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达到了当时士大夫追求的美的极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隋唐时期书法达到新的高峰,一统盛世,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可谓“书至初唐而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1.时代背景: 唐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局面,建国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此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开元时期更是呈现出超越两汉的空前兴盛气象。 2.书法名家及其作品特点 张旭是草书圣手,他的狂草“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体现了盛唐时期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法,书法笔势飞动,“骤雨狂风”,把草书艺术推向高峰。 颜真卿其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被誉为“颜体”;柳公权其书遒劲森严,另创新意,被誉为“柳体”。二人合称“颜筋柳骨”。 宋代是古代书法理论的变革期。宋代书法另辟蹊径,一时帖学盛行,而且在书法理论上也有所革新和发展,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 1.时代背景 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2.书法名家及其作品特点 苏轼作品《前赤壁赋》,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