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历史二轮题复习 第15讲课件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ppt

高考历史二轮题复习 第15讲课件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二轮题复习 第15讲课件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15讲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④意义不同:英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国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第15讲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变式2【2013?湖北八校联考】英国历史上进行过多次选举制度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32年改革选举法,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选民队伍。该法实施后,城市和乡村共新增选民约20万人。 1867年的改革中进一步降低了选民资格,重新调整了某些议席的分配,使一些工人贵族拥有了选举权。 1884年改革统一了城市与乡村选民的财产资格标准,城市工人也有了选举权。 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男性公民从21岁起,妇女从30岁起,享有普选权,此外还降低了居住资格及收入限制,同时还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但仍规定了部分人可以享有复票权。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第15讲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926年选民居住资格由6个月减为3个月。1928年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1948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废除了营业处所、伦敦市和大学选区的“复票制”,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制。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现代选举制度中的核心精神自由、平等和普遍的选举才真正较为完整地确立起来。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2)纵观英国议会改革的历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第15讲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答案] (1)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影响: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促使英国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 (2)趋势:财产资格的限制逐渐被取消;居住资格的限制放宽;妇女逐渐取得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或男女性别限制取消);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制(或废除投票中的复票权);选举区选民人数与议员人数的划分日趋公平。 [解析] 第(1)问背景和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发展趋势从选举资格限制的变化、妇女选举权的扩大、选区的划分等方面回答。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第15讲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考向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斗争 例3 【2012?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第15讲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第15讲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的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 返回目录 命题趋向探究 * 第15讲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命题趋向探究 返回目录 本专题主要讲述近代世界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在东西方的实践。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经历了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民主思想萌生。西方民主革命的实践经历了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完善和工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