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 诗鉴赏(三)艺术手法课件 新人教版
* * 艺术手法 1、不借助外物--------直抒胸臆------情在直接抒发的语句中 2、借物---------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情在物之特点与 人相通处。 3、借景------写景抒情诗------情景交融-------情在景之特点与 人相通处。 4、借事------即事感怀诗-----叙事与议论或抒情结合-----情在事之特点与作者之议论抒情相通处。 5、古迹-----怀古咏史-------借古讽今-----情在古事与作者今处环境的相通处。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满江红 --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直抒豪情壮志 直抒欢快喜悦之情 久旱逢甘露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直抒悲思愁绪 自遣 唐 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直抒愤世嫉俗之情 绝命诗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托物言志 作者的志,就在物的特点与作者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即事感怀 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 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怀古咏史 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 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 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高、低、俯、仰的变化 2、绘形、绘声、绘色 3、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粗线条勾勒和细节描绘相结合 4、既要学会欣赏雄浑壮丽的景象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 景物描写常用的技巧 高、低、俯、仰的变化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绘形、绘声、绘色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乱世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虚、实,动、静,明、暗,小、大,粗、细节结合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月出惊山鸟, 时鸣深涧中。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支红杏出墙来。 雄浑壮丽、细致入微的观察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情与景的主要关系 1、哀景写哀情 2、乐景写哀情 哀景写哀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乐景写哀情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修辞手法 诗歌中主要考查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反复、设问、反问。 比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生物二轮题模板精讲 选择类课件.ppt
- 高考生物二轮题模板精讲 非选择类课件.ppt
- 高考生物二轮题复习 专题6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
- 高考生物二轮题突破 第11讲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课件.ppt
- 高考生物二轮题模板精讲 生物学科思想类课件.ppt
- 高考生物二轮题突破 第16讲 酶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二轮题突破 第13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态(含环境保护)课件.ppt
- 高考生物二轮题突破 第15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二轮题突破 第17讲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课件.ppt
- 高考生物二轮题复习 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