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节50、60年代新诗-湛江师范学院.pptVIP

第二十五章节50、60年代新诗-湛江师范学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五章节50、60年代新诗-湛江师范学院

概述 第三章 50、60年代新诗 50年代初,颂歌成为主旋律 《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何其芳)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隆隆的雷声里诞生 是如此巨大的国家的诞生 是经过了如此长期的苦痛 而又如此欢乐的诞生, 就不能不像暴风雨一样打击着敌人, 像雷一样发出震动着世界的声音 《新华颂》(郭沫若) 人民中国,屹立亚东。 光芒万丈,辐射寰空。 艰难缔造庆成功, 五星红旗遍地红。 生者众,物产丰, 工农长作主人翁。 《国旗》(艾青) 我们爱五星红旗 像爱自己的心 没有了心 就没有了生命 我们守卫它 它是我们的尊严 我们跟随它 它引我们前进 《时间开始了》(胡风) 五个乐章:《欢乐颂》《光荣赞》《青春曲》《英雄谱》《胜利颂》 今天 为了你的新生 我奉上这欢喜的泪 为了你的母爱 我奉上这感激的泪 今天 在激动你的时刻 也许你忘记了过去的一切 但过去的一切 使你纯真得像一个婴儿 仿佛躺在温暖的摇篮里面 洁白的心房充溢着新生儿的恩惠 …..(《欢乐颂》) 黎明 像一个花苞 她吐着清丽的香味来了 黎明 像一个爱情 她亮着温馨的微笑来了 祖国,祖国啊 黎明的处女的光波 照到了你的身上 你抬起了愁苦的头(《光荣赞》) 1953—1957:诗坛复兴 19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陆续发表新作: 艾青(《养花人的梦》、《礁石》) 流沙河《草木篇》 1949年前已经开始创作,于本时期成名: 《望星空》郭小川 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李瑛(《脊背》)、未央(《祖国,我回来了!》)、邵燕祥(《歌唱北京城》) “石油诗人”李季(《师徒夜话》)、“森林诗人”傅仇《告别林场》) 1958年“新民歌运动” 以“大跃进”为背景,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相关联,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运动。其对于诗坛的影响在于它被许多人视为与五四新诗传统相对立的诗歌发展新道路。1958年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讲话中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接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周扬作《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新民歌”以及“两结合”的创作由此推展开来。 1958年“新民歌运动”   影响:对民歌道路的过分强调,使诗的道路越走越窄,对所谓浪漫主义的强调,助长了诗歌虚夸不实的倾向。一大批诗人被迫离开了诗坛。 六十年代 诗歌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分化整合的过程。分化主要产生了两种倾向:一些诗人开始刻意追求和谐优美的意境,努力寻找或渲染生活的诗情画意。 1963年起,诗歌变成了“战歌”,政治抒情诗成为占据诗坛主导地位的潮流。 政治抒情诗的特征 ?诗人”以“阶级”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思辨性、政论性和鼓动性是其最基本的抒情风格,艺术结构主要分作苏俄式的阶梯体和中国式的铺排体两种样式,而它的声音特征则体现为一种洪亮而阔大的“放歌性”。 50—60年代新诗的演变 首先,革命精神的抒发替代了现实变革的描绘,50年代诗歌的写实和叙事化倾向被扭转,诗的画面描写减少,抒情议论增多, 其次,颂歌主调转变为战歌主调,6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不再满足单纯的歌颂,战斗的呼叫超过了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赞颂。 再次,政治抒情诗中的“大我”成为某种群体形象的载体。 评价  综观本时期的诗歌发展,虽然出现了一些优秀诗人和诗歌作品,但存在不少问题: ⑴流派的贫乏和风格的单一。 (2)诗歌体式的畸形化。主要表现在在各种体式中对民歌之花的独尊 。 (3)诗美内涵的贫乏单一。太阳、红旗、战鼓、井冈山、天安门、延安等成了单一的审美意象。 参考书目 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程光炜:《中国当代新诗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张炯:《新中国文学五十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节 诗人诗作 一、郭小川 《致青年公民》    之《向困难进军》片断 斗争 这就是 生命 这就是 最富有的 人生。 … 和太阳一起 滚滚而来的 是胜利和欢乐的高潮 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 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 ……. 战士自有战士的胆识:不信流言,不受欺诈; 一切无稽的罪名,只会使人神志清醒、大脑发达。 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一切额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到肉麻。 战士的歌声,可以休止一时,却永远不会沙哑; 战士的明眼,可以关闭一时,却永远不会昏瞎。 ——《团泊洼的秋天》 郭小川的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