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报告.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污染报告

PAHs土壤污染现状及其修复技术摘要:主要介绍PAHs的来源及危害,综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修复技术。关键词:多环芳烃(PAHs)、污染现状、修复技术多环芳烃的来源多环芳烃主要是由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或高温、缺氧条件下热解产生的。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天然源主要是指微生物、藻类等的生物合成,细菌对植物、动物体的生化作用,火山活动、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现象。其总量较少且多数能够通过环境自净能力而消除,构成了自然界中多环芳烃的本底值。人为途径产生的多环芳烃远远多于天然源,产生过程包括化石燃料的气化液化、精炼和分馏,木材的保护性处理,垃圾填满、露天燃烧橡胶塑料制品等过程均有可能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此外,由汽油、柴油燃烧作为动力的汽车、火车以及飞机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也是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通常意义上讲的多环芳烃污染都是来源于人为途径。随着人类工农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近来的100~150年,环境中多环芳烃含量逐渐增加,人为的燃料燃烧成为土壤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许姗姗估算了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污染物清单中的16种PAHs全国年排放量,结果发现,1999年16种多环芳烃 总排放量约为9799t,家庭取暖和炼焦工业的贡献约占总排放量的98%,其中荧蒽、蒽、芘以及高分子量的多环芳烃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北美等地。多环芳烃的危害性多环芳烃具有“三致效应”:强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人类及动物癌症病变约有 70%~90%是由环境中化学物质所引起的,而多环芳烃则是环境中致癌化学物质中最大的一类。资料显示,具有致癌活性的多环芳烃主要是3、4、5和6环的。多环芳烃与细胞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与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的结合来完成的。此外,大气颗粒物所吸附的多环芳烃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导致肺癌发病占总肺癌病变的 85% 以上。长期暴露于含高浓度多环芳烃的烟气、沥青及煤产品等环境中,致使皮肤癌和肺癌的发病率大幅度提高。1892 年,就有人发现从事煤焦油和沥青作业的工人多患皮肤癌。总结得出多环芳烃可通过呼吸、皮 肤接触、饮食摄入等方式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影响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甚至引起癌变。多环芳烃代谢的中间产物如二元醇、酚以及环氧化物等,大多也是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对生物仍存在潜在的毒害。此外,由于多环芳烃具有脂溶性的特点,容易被植物、动物富集积累进入食物链,从而危害 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多环芳烃具有水溶性差、环状结构稳定等特点使得它们不容易被生物所利用。同时,多环芳烃对微生物和植物细胞也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因此,多环芳烃能够抑制普通微生物及植物的生长。有研究表明,用多环芳烃及淘米水作为碳源对普通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发现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数量越来越少。此外,多环芳烃污染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打破土壤生态平衡,破坏土壤生态环境。宋玉芳等研究发现在草甸棕壤土中,菲和芘对小麦、白菜、西红柿3种植物根伸长抑制率与菲、芘浓度呈显著线性或对数相关性。万寅婧等也通过生物培养和物理化学试验,研究了芘、菲、萘等多环芳烃对小麦生长的生态毒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芘对小麦根系毒害的敏感区间浓度为0~300mg/kg。多环芳烃经紫外光照射后毒性更大。多环芳烃在吸收紫外光能后,被激发成单线态及三线态分子, 被激发分子的能量会通过不同途径损失,其中部分被激发的多环芳烃分子将能量传递给氧,从而产生了反应能力极强的单线态氧,这种单线态氧能严重损坏生物膜。因此无论大气中的还是水体、土壤中的多环 芳烃经紫外光照射后其毒性均会增强,对人体健康及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更直接的危害作用。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在大气中PAHs或以气体状态存在或被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随着大气运动迁移扩散,从而导致全球性污染。城市空气中PAHs污染状况比农村要严重,但由于天气的原因以及PAHs易迁移等特点,导致农村空气中的PAHs浓度也不断增加。城市中,垃圾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二噁英,同时汽车尾气颗粒物中也存在较多PAHs。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是PAHs 聚集的重要场所。研究资料表明,世界绝大多数的城市污水、水库、 江河和湖海都不同程度地受到PAHs的污染。当用受到过PAHs污染的水进行灌溉时,水体中的PAHs便会进入 土壤。综上所述,干湿沉降及灌溉均可能促进土壤中PAHs的累积。而环境中的PAHs大部分存在于土壤中。在世界各国土壤中均发现了PAHs的存在。土壤中PAHs浓度的微小改变即可对“彼邻介质”(如空气和水)中PAHs的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土壤是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的基本生活资料和营养物质的来源,土壤中的许多有机物质和矿物质均能够吸附PAHs,土壤中的PAHs被土壤动物、植物吸收后能够在食物链中逐级传递,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因此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