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整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文学整理

明代社会绪论 背景: 一:明代政治——专制独裁 1.大兴党狱,雄猜好杀诛戮功臣; 2.八股取士,千篇一律,钳制士人; 3.宦官专权,锦衣、厂卫特务统治; 二:明代经济——商业经济繁荣:文人市民化 1.景德镇万余人从事陶业; 2.苏州“比户皆工织造,转贸四方”; 3.文人兼职从商:凌濛初、陈云龙等兼营印刷业; 4.很多著名文人均出身商家:屠隆、唐寅、顾宪成等三:社会思潮——理学失控 心学兴起 1.王守仁(阳明先生)——倡导心学 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 2.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 3.李贽(卓吾):主张“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4.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四:明代社会思潮下明代文学 1.俗文学在理论上得到肯定: 2.俗文学创作高潮时期到来:四大奇书与“临川四梦”; ★3.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A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情有者理必无 B清晰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 C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变化; D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八股文格式(歇后语)——千篇一律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写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内容限制——从洪武到永乐年间,经义考试的思想标准已由官方明确规定下来,那就是《四书五经大全》,由礼部刊行天下。字数限制王学左派——即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主张人际间地位之平等;李贽(卓吾):《童心说》A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答耿中丞》)B提出《童心说》:童心即真心。他认为,童心,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了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了真人;C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主张“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是谓“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是有主情如《牡丹亭》《紫钗梦》,厌世如《邯郸梦》《南柯梦》之作;泰州学派师承:王艮→徐樾→颜均→罗汝芳→汤显祖明代社会思潮下明代文学——俗文学的发展及特点1.俗文学在理论上得到肯定: 李梦阳:《西厢记》与《离骚》并列; ——徐渭《曲序》 唐顺之等人:《水浒传》与《史记》并称; ——李开先《词谑》 李贽:又将“西厢记”“水浒传”“史记”等相并列; ——周晖《金陵琐事》卷一冯梦龙:“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叙山歌》)这些言论,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为小说、戏曲、民间歌谣等俗文学争文学地位的高潮;2.俗文学创作高潮时期的到来:一是:小说的勃兴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唯一的体裁——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是明代社会对中国文学最大的贡献;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清晰地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二是:俗文学兴盛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戏曲在元代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明代戏曲主要是传奇,经典之作:汤显祖的“临川四梦”;3.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A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与肯定自我、弘扬个性的思想相一致,明代文学家甚至将情感作为品评作品美学意义的社会功能准则;B.清晰认识文学“虚”“实”关系;如谢肇淛云: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亦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其有无也C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变化;《三国演义》,类型化人物: 刘 备:仁君;——似伪 诸葛亮:智绝;——似妖 关 羽:义绝;——似神D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语言的通俗易懂,对一部作品的流传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水浒传》《金瓶梅》很多方言、俗语;结论:雅文学于俗文学相互交融、互动是为一种常态,雅文学的俗化,俗文学的雅化,事实上构成了一种双向互动态势。《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开创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使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且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唯一形式。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1)艺术特征:情节连贯、故事完整,叙事角度基本上是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2)形式特征:散韵结合方式;(全书或开场、收尾、文中,也多用诗词、鼓词等) 《三国》开篇:明代杨慎《临江仙》叙事特征:注意说与听的关系;开头多用“入话”,即“楔子”,起到陪衬正文故事内容的作用;同时有着说话痕迹,如“话说”“且说”等叙事语言;最后卖关子、吊胃口的结尾。元代的三国故事流传的形式主要是:三国戏和《三国志平话》;主要贡献:文学作品中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明确,人物性格基本形成,以及小说框架逐步定型;《三国志演义》——“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