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历史必修三第2课第3课答案.docxVIP

20160824历史必修三第2课第3课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0824历史必修三第2课第3课答案

15级历史必修三第2课答案” 导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各种学派即相互批驳,又相互融合,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思想说到底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是为政治所服务 (法家“法治”;道家“无为而治”;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1)概念阐释: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2)原因: ①吸取秦朝灭亡教训;②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3)目的: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4)表现:与民休养生息(5)措施: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6)作用: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1)原因: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匈奴为患等;③儒学逐渐复苏。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从“无为”到“有为”思想的转变实际上是为了适应汉初和汉武帝期间社会环境的转变治国思想的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相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两种思想主张不同,但从根本上都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过渡: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派的治国思想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①法家: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易导致暴政;②墨家: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③道家:不适应形势的发展;④儒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著有《春秋繁露》 2、内容:(1)合作探究一:1观点:“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思想文化专制。②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③试评价以上观点。春秋大一统”体现国家的需要,是中国发展的主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但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不利于学术发展。 (2)合作探究二:观点:“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核心)目的:为了加强君权。 评价:体现儒家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有利于加强君权,“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3)合作探究三:观点: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评价: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 ;但为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具有局限性。 问题一:董仲舒的思想是针对哪些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是什么? 面临问题 解决之道 新儒学 ?边境不宁 中央集权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诸侯割据 君主专制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阶级矛盾 缓和矛盾,制定规范 ?三纲五常 3、根本目的: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巩固国家统一。4、特点: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外儒内法,构建起儒学的神学体系。(新在何处?)5、实质:以神学为外衣,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6、作用: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7、结果: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问题二:① 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危机潜伏——要求加强中央集权③统治者的需要: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 8、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 (2)消极: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自由发展;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唯心主义成分多,神学迷信色彩浓。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措施:(1)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用文学儒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