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底乡民族宗教论文(共7077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底乡民族宗教论文(共7077字)

板底乡民族宗教论文(共7077字) 一、板底乡的宗教信仰 1.本土宗教信仰 彝族是一个信仰万物有灵和崇尚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民族。基督教未传入板底村之前,板底村有浓厚的本土宗教信仰,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其中,以祭拜神树和神山最为突出。据当地不信奉基督教的老人回忆,过去板底村有神山和神树,并有一系列的仪式和禁忌。如当地的百草坪就是有名的神山,在百草坪周围的彝族认为,罗洪米米山会降白雨,故忌在该山上吼叫。一般而言,人们会选择环境好的地方作为神山,选择茂盛的古树作为神树或神树林。在认定某个山是神山后,就将本家族的小祠堂建在山上,并将家族的谱书和牌位放在其中。有时会在神山、神树前烧香、烧纸给已过世的老祖宗。各个地方的分支也要定期回到以前的老地方祭树。在开展祭神树和神山活动时,由族长、长老会提议,然后号召大家一起前往祭拜。“祭时,集全寨人于树下,宰鸡宰羊祭神。仪式:用五倍子树枝靠在古树脚,搭成门形,将一根剥了皮的插有鸡毛的树枝挂于门上,由一位长者主祭,倒酒、杀牲,率众围树绕三圈即毕。祭完,煮牲肉食用。如是,认为全寨可清洁安好。”有时还要念一系列的咒语,如求菩萨保佑时运亨通、万事顺意,身体健康等,因为当地人也把祖宗认定为是菩萨,具有超凡的能力。此外,板底彝族和威宁其他地方的彝族一样,也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中葫芦和竹是植物类的崇拜对象,动物类则以虎为主。崇拜虎图腾源于:一是自称与虎相对应,彝族称虎为罗,历史上威宁彝族曾以“罗罗”作为自己的族称;二是不仅以虎族自命,还认为虎是自己的祖先;三是不仅认为生为虎族人死后也要还原为虎;四是认为天地间万物均是虎尸解而成。在板底乡,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撮泰吉”,其中的“哉嘎阿补”是山林老爷的意思,表示对虎的讳称,真实反映虎图腾崇拜的内涵。可以看出,板底彝族的民间信仰是互相衔接、相互对应的,内在含有很强的关联性。对自然的崇拜蕴含有对图腾的祭拜,同时含有对祖先亡灵的敬拜,有明显的祖宗亲缘思想观念。这些都显现出原来板底村的信仰是典型的多神崇拜。 2.基督教信仰 1906年,基督教传入板底,板底村的村民成为彝族地区第一批内地会教徒,板底村的教堂也成为彝族聚居区内以彝族信徒为主的教堂之一。根据威宁县民宗局提供的数据,威宁全县包括彝、苗、汉等民族已受洗和未受洗(慕道者)的信仰基督教的人数现共计58500人,板底乡信教人数现今有2000人左右,改革开放初期曾高达3000人左右;登记在册的教堂有50处,其中板底乡就有3处。基督教传入板底,标志着当地人们信仰方式和内容的转变。有一部分村民不再信奉自然和祖先等多种神灵,只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耶稣。从过去的本土宗教信仰变成制度性宗教信仰,也从多神崇拜改为一神崇拜。板底村信仰基督教的彝族,不再以定期祭拜祖先加强血缘宗族的联系。老人过世,不举办传统的丧葬仪式;新人结婚,也不开办民族性的婚礼仪式,都以基督教的礼拜形式取而代之。信奉基督教的人们完全使用自己的信仰方式。同时,板底村的宗教信仰也有专门的神祗—上帝,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教堂,有统一的宗教经典—《圣经》,也有专门从事基督教职业的人—牧师、传教士。至此,板底乡就具有两种宗教信仰体系。 二、板底乡实施的民族宗教政策 党的宗教政策概括起来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板底乡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宗教信仰自由为主体,同时,也还包括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等。 1.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我国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结合历史经验和当时中国具体的宗教情况,对民族宗教政策进行了新的发展,为今后民族宗教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曾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涉及到民族政策,特别是我们中国,一般都是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问题最多,我们要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必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1982年我国落实宗教政策,恢复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主要内容是,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既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板底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村民可以自行选择宗教信仰,既可以选择信奉本土宗教信仰的民族土神,也可以选择信仰制度性宗教基督教。无论选择何种宗教信仰,都不得干涉村民的信仰自由,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从村民的言谈中,可以感受到这一政策是行之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