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势控制工程建设论文(共2464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势控制工程建设论文(共2464字)

河势控制工程建设论文(共2464字) 1护岸工程主要类型 护脚工程仍采用传统的水下抛石为主,约占全部护脚工程的82%。模袋混凝土、软体排、混凝土铰链排等水下护脚新型式也引入到荆江河势控制工程之中。模袋混凝土护脚应用于文村夹段护岸工程,实施长度1.35km。选用C20混凝土作为模袋的充填材料,厚度根据抗浮计算成果采用25cm。单块模袋尺寸20m×40m(长(顺流向)×宽(垂直水流向))。铺排区内水下边坡较陡地段进行3袋装砂还坡,还坡坡度1∶2,以保证岸坡及排体稳定。为防止水位变幅区的模袋因日照老化,该区域模袋采用抗老化机织土工布。上荆江河段中茅林口段1.3km采用混凝土铰链排护脚。铰链排尺寸3.0m×1.0m(高×宽),混凝土等级为C15。排体混凝土板由钢筋连为整体,混凝土板尺寸为80cm×50cm×10cm(长×宽×厚),每块重量100kg。在水位变幅区以上的排体加铺一层350g/m2无纺土工布,水位变幅区以下则铺150g/m2聚酯机织布。软体排应用于天字一号和洪水港段护岸工程,护岸长度1.85km。软体排采用230g/m2的丙纶长丝机织布和150g/m2丙纶短纤无纺布双层缝制而成。沿排体宽度方向设纵向加筋条,以增强抗拉强度;在纵向加筋条之下固定有系接条,用于系接载体。混凝土压载块为C20混凝土块体,单块重量25.70kg。 2有关技术问题探讨 2.1脚槽高程 合理的脚槽高程是整个护岸工程施工进度及坡面稳定的决定因素。脚槽顶面高程在三峡工程建成前,一般采用多年平均枯水位加高0.5~1.0m。三峡工程2008年蓄水后,荆江河段一方面面临清水下泄所造成的河槽刷深问题,另一方面又面临枯期下游生态航运等要求流量加大形成的水位抬高问题。相比三峡工程建成前,边界条件发生了变化,这也给脚槽高程的确定带来了困惑。荆江河段控制应急项目和下荆江河势控制工程(湖北段)脚槽高程采用1980~2005年枯水期(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多年平均水位加一定的超高确定。枯水位以上超高部分一般为1.0~1.5m,个别标段超高小于1.0m。两个项目的实施标段均在当年汛前完成了工程施工任务,已运行多年,脚槽外侧枯水平台处未因内水外渗及近岸水流淘刷而出现崩塌。天字一号标段由于脚槽高程偏低,在2009年实施该工程时,虽在当年汛前完成了施工任务,但也为此投入了远大于其它施工标段的人力,施工颇为被动。综合荆江河势控制应急工程和下荆江河势控制工程(湖北段)实施情况,脚槽顶高程高于多年平均枯水位1.0~1.5m,基本可以应对近年来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河道及水情的新变化,可以满足工程建设进度及坡脚水流淘刷防护等要求。荆江河段中上游脚槽顶高程超高值可适当取高值,下游则可适当取低值。 2.2滩面防护 河势控制工程建成后,经过2个汛期运行,中洲子段护岸工程和观音洲段护岸工程滩面均出现冲刷。中洲子段滩顶平台冲坑长约100m、宽约40m,平均深约3.5m,冲坑周围部分水上护坡工程出现了损坏,但在枯水平台附近的坡面没有发现沉降裂缝。观音洲段滩顶冲刷主要为截流沟后侧滩面被冲刷,冲刷深度约0.5~1.0m,冲刷长度约200m,导致截流沟后侧被淘空而裸露。分析两段滩顶冲刷的成因,主要是因为两处滩顶均为凸咀状,汛期水流上滩后,特别是在平滩水流作用下,由于滩顶未加防护而形成冲刷。两段被冲刷的滩顶分别采用浇筑厚0.2m面层混凝土和平铺块石的方法进行了防护。根据护岸工程滩面出现的冲刷状况,建议护岸工程设计时,在考虑岸坡防护的同时,应对部分存在冲刷可能的滩面进行适当防护,尤其是对局部凸岸等易被平滩水流冲刷的岸段,也应进行一定的防护,避免“抄后路”问题的出现。 2.3新技术应用分析 钢丝网石垫护坡中南五洲段和中洲子段已分别运行了5个和3个年度,采用格栅石垫护坡的洪水港段已运行6个年度,岸坡坡面基本无塌陷和水流冲损等现象。两种新型护坡既有干砌石护坡良好的透水性,又有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的整体性,表现出良好的反滤保土(南五洲段和洪水港段为黏性土岸坡,中洲子段为砂性土岸坡)和抗冲防刷性能。另外,两种新型护坡坡面建成1~2a后,自坡顶以下约2/3的坡面均生长出较为茂盛的植物,生态护坡效果明显。混凝土模袋、软体排、混凝土铰链排等水下护脚技术在荆江河段的应用表明,3种排体整体性好、施工效率高、质量易控制,工程经过多年运行,护岸效果总体良好。混凝土铰链排排首高程高于多年平均枯水位较多(茅林口段高于多年平均枯水位2.0m),而排首高程至多年平均枯水位间坡面仅靠排体下部土工织物来抗淘刷,以及内水外渗时的反滤保土,一旦土工织物破损或老化,易出现局部窝陷。因此,建议在该坡面范围内采用下部抛填小粒径块石、上部再抛填大块石的方法进行防护;适当降低排首高程也是避免出现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