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产业组织与管理第一章.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涉农产业组织与管理第一章涉农产业组织与管理第一章

涉农产业组织与管理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秦宏 第一章 导论 一、农业的发展历程 二、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产业与涉农产业体系 三、涉农产业组织体系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农业 (二)古代农业 (三)近代农业 (四)现代农业 (一)农业的发端:原始农业时代 ? 人类以石器和木棍进行渔猎采集已有二百 余万年历史。 ? 史学家认为,农业的发端是在距今1 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开始的。农业的产 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是人类社 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 之所以说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 上的第一次革命,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 开端。 ? 第二: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逐步替 代采集和狩猎。 ?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写道:“家养 族的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我们所看到的 它们,的确不是适应动物或植物自身的利 益,而是适应人的使用或爱好”。 D.R.马歇尔研究提出, 人类曾栽培过3000 多种植物,当今 全球种植的150多种作物,几乎都是原 始农业时期驯化完成的; 马、牛、羊、豕、犬、鸡等“六畜”也都 是距今11000年到5000年间的原始农 业时期开始驯化家养的。 ? 第三: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 关键步骤。 最早的农业无论是起源于种植业、养 殖业、或两者兼有,尽管其技术粗放简 陋,但随技术的进步和收获物的增多,它 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社会文化,确曾起过 一种爆发性的影响。 原始农业时代的特征是 1、石器农具的应用; 2、动植物驯化和自然生态条件下的 粗放种植与养殖; 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 原始农业的产生逐步替代了采集和狩猎。 农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每一次科技和工具上的重大突破和革 命,都将农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进入到 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古代农业,即经验农业时代 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具的出现, 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农具得以应 用,由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 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 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 农业推进到古代农业时代,从而,创造了四千 年辉煌的农业文明。 古代农业的特征是: 1、金属质农具和木质农具的应用; 2、精耕细作和养殖技术; 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畜力和其他自然力 如风力、水力。 (三)近代农业,即工业化农业时代 ? 工业:十八世纪英国成功设计了种子条播机、 脱谷机、收割机、饲料配制机;十九世纪内燃 拖拉机的产生使畜力牵引为机械动力所替代, 德国的齐得勒制成DDT;二十世纪合成氨、尿 素、六六六、对硫磷等,化肥、农药工业长足 发展。 ? 生物学:十九世纪德国学者施来登、施旺创立 了细胞学说,英国学者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德国学者李比希创立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奥 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和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建 立了遗传理论,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发展 了土壤学科。 在细胞学、进化论、遗传学、植物营养学的基础上,近代农 业有三次大突破: 第一次:20世纪30年代美国双交玉米种的推广,由原来的 亩产100kg增加到350kg; 第二次:20世纪40年代墨西哥选育的矮杆、高产、抗病、 耐肥、抗倒伏、广适应的小麦品种,亩产由原来的50kg 增加到250kg,并由此掀起一场“绿色革命”; 第三次: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矮 杆、早熟、高产新品系IR-8,一季稻亩产可达600- 650kg。 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 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 ? 良种---产量潜力 ? 化肥---增产措施 ? 农药---病虫草害防治---稳产措施 ? 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此将古代农业推进到近代农业,带来了20 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杂交水稻之 父”——袁隆平,一个貌似农民而内心却燃烧着如火 激情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 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热情赞誉: “他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 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为中国 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样也降低了人口增长率。随着 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正在退却,他必将引导中 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 一位新中国“当代神农”终结了全人类的饥饿, 一种心系天下苍生的博大胸怀在科学史上树起了新 的丰碑! 200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将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颁给了一位蹲守在麦田边50年 的科学家李振声。 ? 尽管李振声已经78岁了,但是仍然坚持 在一线进行科研工作,试验田是他最常去 的地方。现在水稻之父袁隆平正在研制亩 产900公斤的超级水稻,而李振声也正 在 做 关 于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