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十二规划前期战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安区十二规划前期战略研究

宝安区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宝安区经过近3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宝安区的地方生产总值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到2088.36亿元,占全市比重为26.8%,继续位居全市六区首位,在省内超越珠海、汕头、中山、南海、江门、惠州等市。从增长速度来看,宝安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稳定发展态势,从2002年到2008年的7年时间里,宝安区的GDP增长速度不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深圳市平均水平,详见图1。即使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2008年,同样增长13.2%,高于关内各区(其中福田区10.2%,南山区12.1%,罗湖区9.6%,盐田区11.2%),比全市高1.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2个百分点。 图1:宝安区与深圳市及全国GDP增长速度对比 资料来源:宝安区各年统计公报。 工业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319.03亿元,规模上与东莞市基本持平,占全区地方生产总值的63.16%。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5054家,占全市54%,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7553.47亿元,占全市的48%,同比增长17%,增速位列全市第二(其中福田区-5.2%,南山区11.4%,罗湖区4.1%,盐田区1.6%,龙岗区17.8%)。 宝安区地处珠江口东岸,濒临港澳,具有先天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基础,长期以来宝安区以深化深港合作为突破口,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12.08亿美元,占全市的30%,增长速度在全市六区中仅次于经济规模较小的盐田区,位居全市第二,33家世界500强在宝安投资设立了88家企业。2008年宝安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249.23亿美元,。总额上超越同为外向型为主的东莞市(1132.9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739.68亿美元,占深圳市的41%,占广东省的18%以及全国的5%,超过广州、东莞、中山、顺德、番禺等市、区的出口规模,是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区。助于宝安建立更优越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城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宝安着力民生福利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快速发展。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5.91元,比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15781元高出58.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面积分别达到12平方米和14.5平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66%,城市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3%,这些指标均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经济实力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产业配套环境较好,电子宝安区形成以电子信息业、新型装配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循环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行业集中度较高,产业链配套完善,比较优势明显。2008年全区装配制造业工业总产值5761.2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其中第一大支柱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4648.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6.2%,规模仅次于苏州(6432亿元)和上海(5496亿元),是东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通信业产值的2.75倍,占全国总量的10%、全市的55%和全省的三分之一。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598.85亿元,所占比重为8.52%,占全市的49.9%。宝安区可以说是全国的工业第一区、出口第一区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第一区。产业的高度集中不仅有效发挥了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而且在现有的全球产业分工布局中,其完备的产业链、完善的上下游产品配套和成熟的产业基础有利于吸引高规格的跨国公司入驻,进一步推动产业链的完善。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制造业对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研发及创业产业的需求量越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应该相应提高。宝安区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经济发展2008年宝安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716.4亿元,增长幅度继续低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虽然有所提升,但仍比全市低16.7个百分点(详见表1),在珠三角地区仅高于佛山和惠州,比东莞和珠海低12.5个百分点,比广州市低24.7个百分点。表1 2008年宝安区与其他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表 城市 第一次产业 第二次产业 第三次产业 宝安 0.13 66.57 34.3 深圳 0.1 48.9 51.0 广州 2.04 38.94 59.02 东莞 0.33 52.8 46.8 珠海 0.4 52.8 46.8 佛山 2.2 65.6 32.2 惠州 7.0 58.9 34.1 中山 3.1 60.8 35.1 宝安区的工业和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产业附加值不高“两头在外”的模式依然存在。虽然近年来不断进行产业调整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