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5年國中基測第33題的問題探討.doc
95年國中基測第33題的問題探討
作者:陳威理
95年第一次國中基本能力測驗已經結束,「題目的難易程度」,「預估第一志願的錄取分數」和往常一樣,還是大家關心的焦點。至於每年的試題的品質如何?台灣學生何來數學能力以70分鐘做完33道試題?則較少看到深入的評論。因為要處理這個問題,需要數學評量的專業知識,妥當的統計工具更是不可或缺,絕非三言兩與可以道盡,即便每年基測中心的分析資料可以說明題目的鑑別度如何,然能否真正測出學生「數學」程度?其實筆者相當懷疑!常與剛考完國中基測剛進入高一的新生接觸,就可發現採用選擇題方式來命題,「答案消去法」經常是他們猜測正確答案的法寶,特別是幾何試題,幾乎有很高的命中率。比較特殊的是今年試題中的第33題,由於選項設計不妥,學生只要用尺量一量,答案顯然只剩一個選項!此外,原來的題目敘述也有漏洞,致使整個題目出現重大瑕疵。一般而言,題目的設計本來就屬不易,不必苛責,只要保持公平性,適當的處理給分標準即可。站在數學教學的立場來說,其實這樣的試題如果拿來數學課當成「案例」,反而可以增加一些學習效果。近日與現在任教的學生討論此題哪裡出現問題,學生專注好奇的眼神,讓筆者更加深信,與學生切身有關或是他們曾經歷過的事物,例如參加過基測,許多試題常是引起話題,增進學習動機的好題材。
此次試卷第33題的問題如下:
33. 如圖(二十一),甲、乙、丙、丁為四個全等的六邊形,且緊密地
圍著灰色正方形戊。若甲、乙、丙、丁、戊的每一邊長
均為1,則戊面積與甲面積的比值為何?
(A) (B) (C) (D)
課堂上筆者先要高一學生先猜答案,大多數人都說(D),理由是甲的面積大約是戊面積的兩倍多。不錯!學測中心公佈的答案確實為(D),學生說「這樣的本領是國中磨練來的!」當提示這個題目答案有問題時,所得到的學生反應當然是一臉狐疑,誰會相信這種牽涉到全國性的考題會有問題!經再三強調,要他們真的相信老師的話時,學生終究還是看出了端倪,七嘴八舌的討論,讓筆者深信台灣的新生代還是有潛力的,只不過長久以來,在四、五個選項中擇一標準的訓練以及一味地追求分數的直接反應,多少使得他們的數學思考面受到了侷限。可惜他們只是高一學生,筆者無法深入探討,只能允諾將解法寫出供他們參考,有機會再研究。
今依學測中心公佈的答案,可以知道該題的解法應為底下模式:
解:考慮所附的圖形的左上角,如右圖一,
因為四邊形ABCF與四邊形DEFC全等,
所以六角形ABCDEF面積
= 2(四邊形DEFC面積
顯然,命題者的思考點僅在對稱,卻忽略了由四邊長來決定四邊形ABCF的面積,其實與兩個內對角和有關,這一點可由Heron三角形面積公式所推廣的Bretschneider面積公式看出。
Bretschneider面積公式:
四邊形ABCD面積 =
其中
在這樣的思維下,筆者便可畫出兩個不同的圖案:
上面右圖是特殊化的圖形,其中四邊形ABCF為梯形,//如下圖二。透過簡單的切割,得知梯形ABCF面積 = (可參考圖三),此與四邊形DEFC面積並不相等!
因此整個問題就是聚焦在四邊形ABCF的面積變化,經由下面的動態變化,推測其最大值應發生在//時。
另考慮四邊長為定值,,由Bretschneider面積公式可確知此項猜測是對的。
為了更精準的求出面積範圍,以函數操作如下:
步驟一、考慮與,
由餘弦定律知
得限制條件為,其中
由
得
步驟二、四邊形ABCF面積
, 代入
步驟三、四邊形ABCF面積
,其中
步驟四、令,則 ()
四邊形ABCF面積 =
,
很容易檢驗出 ,遞增;,遞減。
得知 四邊形ABCF面積 (此與上頁推測相符!)
今加上四邊形CDEF的面積
則 六角形ABCDEF面積
可約略估計六角形ABCDEF面積在2.073與2.478之間。
據此,第33題的答案便出現了爭議,理論上應該送分,以示公平。如果基測中心推說國中生不會想那麼多,那台灣的數學教育恐將陷入另一個危機!如果以題目附圖清楚,應該不會混淆作為說辭,那麼此舉便與基測考題時常怕學生猜題而故意將圖形畫不準的技倆,自相矛盾!不過,其結果如何對筆者而言並不重要,相反的,此次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可提供教師一點經驗與省思:
一、就題幹敘述部份,應強調家中地板由正方形與六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