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结构与坑工程-双排桩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

挡土结构与坑工程-双排桩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挡土结构与坑工程-双排桩基坑支护计算书

第一章 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工程概况盐城市供电局二楼24层高层住宅位于通榆路和工农路交汇处,一层地下室,基坑深度4.7m~5.1m,一个600T埋入式水池和泵房,水池基坑深4.5m。A幢基坑南面6m处是一幢四层住宅,钢筋砼条基。西南角距基坑8m处是一幢七层住宅,沉管灌注桩基础,桩长15.0m。B幢和水池距工农路边仅1~2m。1.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基坑西面为马路,B幢和水池距工农路边仅1~2m,A幢基坑南面6m处是一幢四层住宅,西南角距基坑8m处是一幢七层住宅。1.1.3 场地地质条件该处场地地市地势平坦,自然地面15.5m深范围内自上而下土层分布情况如下:①层素填土:厚0.6~1.8m,平均厚度1.2m,黄褐色,可塑,夹少量碎砖。②层粉质粘土,厚0.4~1.4m,平均厚度1.0m,灰黄色,可塑~软塑,Ps=0.4~0.9MPa。③层淤泥质土,厚8.9~10.3m,平均厚度9.6m,灰色,流塑,高灵敏度 Ps=0.3~0.4MPa。④-1层粘土,厚0.6~1.4m,平均厚度1.0m,灰绿色,可塑,Ps=0.6~1.4MPa。④-2层粘土,厚2.6~3.4m,平均厚度3.0m,黄褐色,可塑~可塑+,Ps=1.8~2.5MPa,N=6.9~9.2击。1.2 设计总说明1.2.1 设计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2.2 支护结构方案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设计计算,严格按照《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程》(JGJ120—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同时采用了理正软件进行了辅助计算和验算;经过详细的计算分析后,我们认为:采用本设计的基坑支护方案,能满足基坑土方开挖、地下室结构施工及周围环境保护对基坑支护结构的要求。本基坑工程的特点是基坑开挖面积大,必须确保周围建筑物、道路、管线的正常安全使用,要求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好、沉降位移小,并能有效地止水。因此,围护结构的设计应满足上述要求,综合考察现场的周边环境、道路及岩土组合等条件,为尽可能避免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道路的影响,采用双排桩支护方案。1.3 基坑监测基坑监测是指导正确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本设计制定了详细的沉降、位移监测方案,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监测、监控工作。第二章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书2.1 设计计算2.1.1地质计算参数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各土层的设计计算参数如表1:表1 土层设计计算参数土 层重度γ粘聚力C内摩擦角渗透系数水平Kh垂直Kv(KN/m3)(kPa)(°)(cm/s)(cm/s)①杂填土19.526.010.40.052.37E-6②粉质粘土19.226.014.30.056.30E-6③淤泥质土17.614.011.80.053.70E-7 ④-1粘土19.641.412.3④-2粘土19.752.914.0 2.1.2计算方法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的要求,土压力计算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矩形分布模式,所有土层采用水土合算。求支撑轴力是用等值梁法,对净土压力零点求力矩平衡而得。桩长是根据桩端力矩求出,并应满足抗隆起及整体稳定性要求,各段的抗隆起、整体稳定性验算、位移计算详见点电算结果。为了对比分析,除用解析法计算外,还用理正软件电算。由于支护结构内力是随工况变化的,设计时按最不利情况考虑。2.1.3土压力系数计算按照朗肯土压力计算理论作为土侧向压力设计的计算依据,即: 主动土压力系数:Kai=tg2(45°-i/2) 被动土压力系数:Kpi=tg2(45°+i/2)计算时,不考虑支护桩体与土体的摩擦作用,且不对主、被动土压力系数进行调整,仅作为安全储备处理。计算所得土压力系数表如表3所示:表3 土压力系数表土 层KaiKpi①杂填土0.8330.9131.2001.095②粉质粘土0.7870.8871.2871.134③淤泥质土0.8130.9021.2301.109 ④-1粘土0.8050.8971.2421.114④-2粘土0.7810.8841.2801.1312.1.4 土层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土层分布层号岩土名称厚度(m)①杂填土杂填土1.2②粉质粘土粉质粘土1.0③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