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愤怒管理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愤 怒 管 理 刘丽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山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沟通信息 身体、情绪的反应常常带着当下立即的迅息 言语可能代表学来的讯息,来自左脑,与我们的生存规则、防御和“应该”相连 所以,当我们很愤怒时,常说“没事”。 原因: “我们应该永远风度良好”,“我们应该有教养”的生存规则。 所以,口语和非口语常常不一致。 不一致的情况有四种 求生存的应对姿态:讨好 姿势:单腿跪地,手托心脏,戴上取悦面具 行为:道歉.恳求.哀求宽恕.依赖.雀跃 主要情感:受伤.压抑的愤怒.悲伤.焦虑.不满. 心理症状:忧郁.激怒.焦虑.恐慌.自杀 心理疾病:情绪\饮食障碍.焦虑/强迫症.依赖障碍 身体疾病:恶心\呕吐\胃病\糖尿病\偏头痛\便秘 资源:关怀种子——滋养的,灵敏的 本质:把别人放在驾驭位置,不尊重自己感受 特点:过度和善 求生存的应对姿态:指责 恣态:挺胸站直,伸直手臂,食指指人,一脚向前,绷紧脸部\背部肌肉,声音生硬粗糙 行为:指责.咆哮.愤怒.恐吓.批判.独裁.杀人 情感:愤怒.挫折.不信任.不满.害怕失控.孤单 资源:自我争取,领导才能,有能量(自我肯定) 生理:肌肉紧张.背痛.中风.气喘.关节炎.心脏 心理:愤怒.反抗.拒绝.妄想.暴力.反社会 精神:行为问题.偏执(妄想.疑心)冲动.虐待狂 本质:顾及自己而不顾及他人 人际:切断自己与别人的亲密联结 求生存的应对姿态:超理智 恣态:僵硬不动挺直站立,手臂交叉抱于胸前,直视,面无表情,声音小而细,无人性地客观说教 行为:僵硬.刻板.冷淡.严肃.客观.无聊 言语:逻辑而客观,避免情绪话题 情感:敏感.孤单.空虚.怕失控.脆弱 资源:有知识,注意细节,解决问题(理智种子) 生理:内分泌紊乱.癌症.皮肤病.严重背痛 心理:强迫.忧郁.自闭.退缩.缺乏同情心 精神:情绪障碍.人格异常 本质:自己\他人不重要,情景重要,专家型 求生存的应对姿态:打岔 姿态:歪,驼背,膝盖向内,手心向上,双臂伸出,头部偏向一方,双眼凸出,嘴巴扭曲,脸抽动 身体:不断地移动,漫不经心,坐立不安 行为:傻傻的/表面的/争取注意/不安定的 言语:改变话题.讲笑话.不在当下 疾病:中枢受扰,胃疾,糠尿病,偏头痛,便秘 资源:幽默、发性、好玩.(创造力、弹性种子) 精神:注意力缺损/冲动控制疾患/精神病性/解离/双极性/抽搐疾患/ 做作型人格异常/学习障碍 本质:逃避,对自己他人情景都不在意 求生存恣态的形成 生命中第一份拼命想保持的关系,是与父母或照顾者的关系。这是我们生存的条件。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们的生存全靠听命行事。所以,我们童年就学会压抑愤怒与不满,讨好伤害我们的人。 在青春期,为了减轻讨好的痛苦,有人开始指责 成人后,为了减轻指责的痛苦,我们开始变得理智和现实 厌倦了超理智的无趣,我们开始打岔。 愤怒的转化 愤怒是一种即时反应,当某事发生,我们解释它,由此产生愤怒。 愤怒会累积,其导火线因累积而渐短 讨好者释放愤怒很难,累积的愤怒像是暴怒,失控的威胁性很大。 愤怒的伙伴通常是受伤与恐惧 要转化愤怒,需要先转化期待与观点,拥有高自我价值。 一致性的层次 觉察自己的感受,并且可以认知和接纳它们,不带否认或投射;不即刻反应,和感受诚实地相处;了解利弊;可与人分享。 将焦点放在深层而内在的自我,显现出和谐而充满能量的高自我价值感,平和而自在地与自己、他人相处,与情境连结。 进入到灵性与人类的普遍性上。觉察宇宙的生命力,支持人类和自然万物的成长。 一致性的特征 欣赏自己的独特性 在个人与人际间自由流动的能量 人性的主张 愿意信任自己与他人 愿意冒险,允许脆弱 善用自己的内在与外在资源 开放自己建立亲密感 拥有完成自己与接纳别人的自由 爱自己,也爱别人 面对改变时的弹性与开放 一致性的表现 直接回答疑问,而不是反问“为什么想知道” 显出若干性的活力 具体说需要,而不需要冗长合理的解释 诚实地说“好”或“不” 带着好奇去看待批评、想法,而不是先批评 即使有许多害怕,也会站在自己立场去冒险 敢疑问,不会假装对每个新状况成竹在胸 聆听自己的直觉或“智慧盒” 迈向一致性 以过程为导向 均匀地呼吸,专一地进入自我肯定的内在 改变自己的解释 确认和维护我们的自我价值 驻足接纳情境、他人和自己 选择行为和回应(而不是即时应对) 增加理论(讨好-自我关怀;指责-对他人的认知;理智-对自己和他人认知,打岔-对自己、他人和情境的认知) * * *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