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盾构法隧道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1、长沙中大联合体莞惠监理站监理规划(第二版);
2、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3、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4、地下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5、盾构法隧道防水技术规程(DBJ08~50-1996);
6、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1、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铁集成[2006]220号);
12、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办法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13、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14、区间隧道结构防水通用图(莞惠城际通用图SD-TY-01);
15、松山湖北-大朗区间GDK33+951.219~GDK38+359.000段盾构区间管片配筋图(莞惠施SD-06-07);
16、松山湖北-大朗区间GDK33+951.219~GDK38+359.000段盾构区间主体结构图(莞惠施SD-06-09);
二、盾构法隧道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1、工程特点:
本管段盾构法隧道集中在GZH-6标,右线从GDK33+951.219~GDK38+359.000,其中在GDK35+428设置盾构机吊出井一个。具体安排上,一台盾构机从GDK33+951.219左线出发至GDK35+428吊出,然后折返至左线GDK33+949.588,再次掘进至GDK35+428吊出。一台盾构机从左线GDK38+359出发至GDK35+428吊出。另一台由中铁十六局负责,从右线GDK38+359至GDK35+428吊出。左线全长4398.941m,右线全长4413.97m。为满足区间疏散要求,区间内设置八处联络通道,为满足排水要求,在线路最低处设置一座排水泵房。
本管段盾构采用土压平衡盾构,由盾壳、开挖机构、推进机构、拼装管片机构和附属机构等组成。
土压平衡盾构的工作过程为:开启液压马达,驱动转鼓带动切削刀盘旋转,同时开启盾构千斤顶,将盾构向前推进。土渣被切下后顺着刀槽进入泥土仓,这时开启螺旋输送机,使土渣充满螺旋输送机。当泥土仓与螺旋输送机运行中的土渣到一定数量时,开挖面被切下的土渣经刀槽进入泥土仓内的阻力加大,当这个阻力足以抵抗土层的土压和地下水的水压时,开挖面就能保持相对稳定而不致坍塌。土压平衡盾构就是通过土压来保持土压力的相对平衡与稳定来进行工作的。
土压平衡盾构也有缺点,由于有隔板将开挖面封闭,不能直接观察到开挖面的情况,因此,开挖面的故障处理较为困难,特别是切削刀头、刀盘面磨损,换刀较为困难。因此,要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采取有效换刀办法。盾构隧道下穿建、构筑物时,应对现有建、构筑物进行加固处理。盾构进出洞位置是薄弱环节也应加固处理,保证盾构顺利施工。
2、盾构隧道工程技术、质量标准:
①盾构隧道断面尺寸:外径8500mm,内径7700mm。
②管片尺寸:外径8500mm,内径7700mm,厚度400mm,宽度1600mm(分为7块拼装而成)
③受力钢筋净保护层厚度:无腐蚀性50mm,其余不小于30mm;有腐蚀性60mm,其余不小于40mm。
④钢筋的锚固长度35d,并满足搭接要求。结构受力钢筋连接可采用焊接也可采用机械连接。
⑤管片强度:C50、C55,抗渗等级P12。
⑥洞门混凝土强度:C45,抗渗等级P10。
⑦预埋件:钢材Q235B、Q345.
⑧管片防水:见区间隧道结构防水通用图(莞惠城际通用图施SD-TY-01);
⑨监控量测:地表最大沉降30mm,隆起量10mm,按设计提报监控量测报表。
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①地形地貌:
本段隧道位于东莞市大朗镇,所在地区属冲积平原、剥蚀丘陵及丘间谷地,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多在20-35m之间,相对高差约15m。沿线既有建筑物密集,隧道下穿居民区、厂房、市政道路等,交通较为便利。本工程范围内地下管线较多,据管线资料,场区内的主要地下管线有电力电缆、通讯线缆、给排水水管、煤气管等,埋深不等。
②地层岩性:
拟建隧道范围内上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1m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1a1),第四系残积层(Qe1),下伏基岩为震旦系(Pz1)混合片麻岩。只要地层概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1m1):
①1素填土:褐黄色为主,松散-稍密,潮湿-饱和,主要成分为黏性土及全风化混合片麻岩。若其在表层,上部约0.3m厚多为混凝土路面。厚0.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