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市木渎发展战略
木渎镇发展战略
1.1社会经济发展路径
从春秋末年的山乡小市,唐代的“鱼米之乡”到现在在吴中区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工业型小城镇,从解放前寥寥无几的工业布局到目前两大工业园区发展并举的状态,木渎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发展成为集工业、商贸、文化、教育、旅游、交通为一体的城镇。2005年,木渎镇被列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7-2020)》中又将木渎镇的主镇区纳入苏州市中心城区。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木渎镇作为苏州西南部商贸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地位逐步确立,融入苏州中心城区的速度明显加快。
表 1.1 木渎镇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时代 经济发展情况 春秋末期 经济发展还未起步 秦代 经济有所发展 唐代 苏州水稻高产地区 宋代 苏州城以西各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并出现了家庭手工业经济。 明代 家庭手工业与手工业作坊并存的经济体系 清代 形成经济区域 民国前期 投资工商业,商业繁荣,手工业得到发展 解放前 商业比重大,工业寥寥无几 70年代 在城镇东郊建立工业开发区,一大批县属企业发展起来 80年代 镇属工业发展,工业总产值突飞猛进,由消费性集镇发展成为生产性集镇 90年代 1992年筹建新区 2000年后 建立金枫,金桥工业园,工业集聚化发展。 注:数据来源《木渎镇志》
表 1.2 1990年以后木渎镇三产结构的变动情况统计
二产 三产 1990 9.11 69.91 20.98 1991 7.83 71.88 20.29 1992 5.12 69.15 25.73 1993 3.51 69.87 26.62 1994 4.52 66.34 29.14 1995 4.56 65.72 30.23 1996 4.17 64.93 30.89 ---- ---- ---- ---- 2002 2.27 59.34 38.39 2003 0.48 59.41 40.10 2004 0.44 58.11 41.45 2005 0.71 57.52 41.75 2006 0.27 59.98 41.74 2007 0.38 56.79 42.83 2008 0.30 51.00 48.70 注:数据来源《木渎镇志》《吴中区统计年鉴》
纵观历年来木渎镇的产业发展路径,从1991年开始,木渎镇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份额逐渐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全镇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8亿元,增长15.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80美元,增长14.25%;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31.36%,三产结构为0.3:51.48:4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木渎镇的已从90年代的二产主导逐渐转化成为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态势。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中的衡量工业化的指标,可以判断出木渎镇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中后期。
在新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条件下,对比相关古镇发展的道路,木渎镇必然面临着多种城镇发展的道路选择的可能,而如何在这些可能的发展模式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既成为木渎镇本次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1.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2.1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耕地主要集中于藏书片区(特色农业)
本次规划范围共包括9个行政村(天平村、灵岩村、西跨塘村、姑苏村、金山村、尧峰村、五峰村、善人桥村、天池村),10个社区居委会(香溪社区、同春居委会、翠坊社区、胥江社区、下塘社区、白塔社区、花苑社区、藏书社区、穹窿社区、接驾社区)。近年来由于村庄合并,2007年木渎镇靠近镇区的姑苏、灵岩、金山、尧峰、西跨塘、天平这6个村改设为社区,原名不变。木渎镇现状仅有五峰村、善人桥村和天池村这3个村。考虑到发展的对比性研究,将这些新建社区也纳入镇域研究范围。
图 1.2 镇域村庄布局状况
表1.3 镇域村庄经济发展情况统计
1、基本情况 2、产业发展 总人口 耕地面积 农村经济总收入 农民人均所得 年末固定资产值 三产收入结构 三产从业结构 姑苏社区 5467 0 37590 14500 49449 1.8:95.2:3.0 0.9:89.1:10.0 五峰村 5529 1448 20388 13280 29689 0.5:88.2:11.3 2.1:72.3:25.6 善人桥村 4145 903 12733 11997 0 14.1:63.6:22.2 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