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业务知培训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速冻业务知培训资料

速 冻 业 务 知 识 培 训 速 冻 业 务 知 识 培 训 大 纲 一、速冻行业综述 二、速冻行业发展史 三、科迪食品及企业SWOT分析 四、速冻食品市场的品类结构 五、速冻食品的概念 六、怎样选购速冻食品“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行业,关注速冻食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是我们营销人士以及企业界的社会责任。速冻食品于1928年起源于美国,迄今有70多年的历史。二战后,美国科学家系统地研究了速冻食品的储藏理论,大大加速了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速冻食品自1993年后才逐步形成规模生产。由于纷纷引进台湾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冰箱与微波炉等家电产品又迅速在城市家庭的普及,促使速冻食品在我国以年产量20%的速度增长。 总体上说,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我国速冻食品存在具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纵观速冻食品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大体上有三类:一类是靠自身积累、经过多年发展后起来的,有的前期还得到台港企业在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部分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已经形成知名品牌,主要集中在面点食品。如龙凤、三全、思念、科迪等;部分以出口为主,像水产类,有江苏的宝龙和海豚、湖北的德炎等。二类是专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流通业态——超市、卖场、便利店、专业生鲜食品店进行配套生产的半加工企业,一般没有自己的品牌,使用超市的自营品牌。其产品品种较多,涉及整个四大类速冻食品,但包装较为简陋,部分食品的安全与新鲜度得不到保证;三类是地方性的作坊企业,其产品也较多,尤以水产类为最。他们大部分并不具备要求的速冻设备,只是经过传统的“慢冻”生产的产品,安全性与新鲜度很难得到保证,其以短期利润为主要目标。总体上说介入该行业的企业实力普遍不强,急需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行业向前发展。10—30%的速度快速增长,世界速冻食品的年总产量已达到6000万吨,品种达3500种。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才开始逐渐形成规模,在九十年代以前,我国只有外贸系统生产极少部分主要用于出口的速冻食品,国内冷冻冷藏企业的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在世界速冻食品工业中,我国速冻食品企业的地位是非常弱小的。目前,国内人均占有量仅为7公斤,年消费量为1000万吨,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企业近2000家,年销售额为10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由于速冻企业的市场培育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速冻食品在消费者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原先完全自制食品转向选择制成品或半成品成为可能,这种转换率越高,市场需求就越旺盛,行业潜力就越大。另一方面来自零售业的市场变革,新兴的大卖场、连锁超市的出现又大大增进了整个速冻行业的超速发展。冷冻冷藏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生产过程、运输过程、售点、家庭等环节的冷冻、冷藏形成了一个有机冷冻链条,保障了速冻食品的物流畅通。国内速冻食品市场自1995年以来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成了不争的事实,但目前速冻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只有以水饺、汤圆、糕点为主的150多个品种,产品线的深度和宽度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目前市场销量最大的速冻食品是速冻水饺,海霸王、龙凤,湾仔码头占据高端水饺市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还有“三全”、“思念”“科迪”等,另外还有几百个地方性小品牌,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可以说“高质量与低质量共舞,大企业与小企业齐飞”,这样一个现实造就了速冻食品品牌鱼龙混杂,市场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 速冻行业发展史 谈到速冻行业的发展,不得不提到速冻的四个最之三大企业和一位速冻代理商,它们分别是:   理论与管理最先进之龙凤   发展最平稳、务实之三全   发展最迅猛、创新最积极之思念   手段最多样之成都三星速冻代理商   这四位在中国的速冻行业的发展上功不可抹,正是由于他们对速冻行业积极的参与推动,才使速冻行业由几个亿的市场规模发展到今天接近百亿的市场规模。   龙凤于1979年成立于台湾,是第一从中国速冻行业挖得第一桶金的企业。当初龙凤董事长在台湾速冻竞争相对白热化而龙凤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毅然卖掉台湾的资产,投身到中国大陆的速冻行业发展。因此,龙凤在大陆发展一开始,其从台湾带来的营销体系,推广手段,品牌运作就非常先进。时至今日,大陆本土很多速冻行业仍在重走龙凤之路,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划分中国大陆区域,在每个区域设立生产基地。而龙凤早在2000年之前就已完成中国大陆东西南北四大生产基地的建立,而且龙凤东西南北四大生产基地都具备区域营销的功能,每个生产基地都配有独立的销售与企划部门。     讲完龙凤就不得不讲速冻行业另一家颇具传奇性的企业—三全。三全始创于1992年,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都出自三全。三全的发展同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发展一样有很多相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董事长是技术出身,也正因为此,才使得三全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