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9课 兰亭集序 教案4.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必修3 第9课 兰亭集序 教案
《兰亭集序》 课题 《兰亭集序》 课时 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完成课文内容的理解。
完成名师导学上的练习。
补充本文的相关阅读文章。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注
一、自主学习 第三课时
完成《名师导学》上的练习。
(教师抽讲)
二、质疑提问 整体感知:
《兰亭集序》是一篇诗集序言,作者以情感饱含的笔触,记叙了兰亭的山水佳胜和宴会盛况,进而抒发了对世事变幻、死生无常的感慨。文章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人生观;但作者没有彻底走向消极无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其时盛行的死生等同的虚无哲学观,于悲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与珍惜。这在崇尚老庄、沉迷玄学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全文仅320余字,先记兰亭盛会,再论人间死生。情景互见,淋漓满纸,也启人思考。
提问:
1、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地、事、乐。
2、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3、第一、二自然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5、第三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死生亦大矣。
6、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 。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7、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千古同心,千古同慨,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无限,又归结到《兰亭集》的撰集上,既点出了作序的缘起,又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的生命也终有尽期。作者在感时之余,转为伤逝。把庄子之言斥为“虚诞”和“妄作。”不能学太上之忘情,忘掉生和死的界限。
8、为什么说这是一篇书序?
作诗的理由(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作诗的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成书的经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成书的意义(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
三、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生与死” 的问题?
提示:生与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有人谈生因之苦恼,有人论死为之色变,也有人三缄其口不置可否.叔本华在《悲观论集卷》中开篇就指出,人生来只以受苦为目的,因此死亡似乎是脱离悲惨世界的一种不错的方式,苦难直至死亡才结束。这与卢梭的“当我呱呱坠地的时候就已进入竞技场,直到身死才能离开”的观点没有区别。美国哲人诺尔曼布朗则不能接受死亡。更多则是顺生顺死,把握现时生活,不去追究死亡。
中国文人的生死观大多豁达,所谓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死难以奈何他们.汉代扬雄说:”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孟子虽提出”,但他生不苟且,死不躲避,能够为义慨然舍生凛然赴死,并没有失其本心.庄子说“死生为昼夜,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如是说。
补充2006年4月语文教学杂志
《从兰亭集序看对学生的生死观教育》
很长时间以来,有关中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屡屡见诸于各种媒体,这些学生有的觉得“活着没意思”,有的把生活看成是对痛苦、悲伤、失望的忍受。探寻中学生自杀的多层次根源,可能会归结为学习压力大、对其精神关注贫乏、个体成功体验缺失、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的疏漏等一系列因素。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热爱人生,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1单元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3单元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3单元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课件(38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3单元 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 课件(34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3单元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3单元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件(34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3课 大战的后果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6课 国际联盟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8课 《非战公约》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9课 兰亭集序 教案5.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4 第1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4 第1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4 第1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案1.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4 第1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案1.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4 第1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4 第1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1.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4 第7课 林黛玉进贾府 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4 第7课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案3.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4 第7课 林黛玉进贾府 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