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彼汾(汾水)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此文应该出自于《诗经》中的 A.《雅》 B.《颂》 C.《风》 D.《晋风》 2.《全球通史》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其中“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不会出现在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近年在汉堡发现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 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4.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环境的保护已成为我们迫切的任务。中国古代思想中有利于实现“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绿色的地球”的美好愿望的是 A.“天道自然无为” B.“制天命而用之” C.“尚力”“节用” D.天与人“不相胜”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是他的座右铭。对此理解错 误的是 A.他主张君主专制独裁 B.他认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C.他认为一切人应服从法律 D.他认为君主的意见高于法令 “这一时期,过去的信仰和设想都遭到了质疑,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出来,这些情况推动士人们对方方面面的知识进行探索。这其中,有些新学说后来被摈 弃了,而另外一些则成为以后千百年来中国思想的指南。”“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东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晌期 D.晚清时期 7.“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 8.明末清初,“经世致用”说曾悄然流行于主流思想界,下列言论不属于经世致用思想范围的是 A.“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 C.“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D.“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作希腊的孔子,将 他的学生柏拉图比作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 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认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 然的宗教。同时指出:儒家思想把注意力倾注于人类社会生活,而无视非人类的现象。 只研究“事”(affairs),而不研究物(things)。这段论述全面揭示了儒家思想 A.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B.注重伦理道德 C.对科学发展的双重作用 D.忽视抽象科学 11.中国近代一位思想家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②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 ③受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④运用资产阶级国家学说作为武器抨击君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