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王永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汉”王永福.doc

“铁汉”王永福   王永福哭了,这是记者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位坚守在边境线36年也没有掉过泪的“铁汉”,说起亲人时,还是满怀歉疚地流下了泪水。   9月7日上午,在王永福天天都要经过的巡边路上,他说:“这么多年来,最应该感谢妻子对我的支持,儿子去了更偏远的边境团场七十四团工作,当体育老师,现在也身兼义务护边员……算是接了我的班。”   王永福是四师六十三团四连职工,连队距离边境线只有800多米,耕地紧挨着边境线,在他的记忆里,守边只是源于一次游玩的经历。   1979年,18岁的王永福被分配到四连工作。“那时候连队年轻人多,大家闲着没事喜欢到‘河边’玩。”王永福说。他口中的“河边”,其实就是边境线,蜿蜒的霍尔果斯河流经连队,河边树木茂盛,风景怡人,连队的年轻人喜欢三五成群去界河边玩。   “一开始我也不在意,可是后来发现很多人没有边防意识,越境的事儿时有发生,边境线不能没有人守。”王永福说,后来他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一有时间就去“河边”转一圈,他的护边生涯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上世纪80年代初,边境一线交通不便,王永福夏季巡逻时还能骑着自行车去,到了冬天就全凭两条腿了,最开始,妻子对他的行为也不理解。   “她问我说又不给我发钱,图啥?就图心里踏实,这是咱兵团人的义务。”王永福回忆说,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妻子才开始慢慢理解并支持他。   巡边路上,王永福指着界河边的一棵沙枣树告诉记者,“以前巡边的条件有限,没有?t望塔,为了能看清边境线上的情况,我就爬树,这棵树我不知爬过多少次,它就跟我的老朋友一样,感情深着呢!”   每到火灾易发季节,王永福估摸着哪个职工要烧荒,就会早早地跑去提醒他们小心谨慎。与此同时,王永福还会经常爬到界河边的沙枣树上,观察对面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烧荒位置以及牛羊是否越境,有情况就立刻向公安边防派出所和团场报告。   多年以来,王永福都记着2004年4月的一天发生的事情。那一天,他和妻子去团部赶巴扎,回到连队的时候发现了边境线上的熊熊火光。发现着火,王永福拼了命往边境线上跑。“跑到跟前我才知道是哈方那边的森林着了火,很快就要蔓延到我们这边了,我赶紧给团场和边防派出所打电话报告。”因为王永福上报情况及时,团场很快联系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和周边团场的各级消防部队,经过一昼夜的奋战终于把火扑灭,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通过那件事,我更加认识到了自己岗位的重要性。”王永福说。如今,王永福每天都会骑上摩托车,带着望远镜和工具出门,沿着界河一边走一边观察,发现铁丝网断裂就及时修补,然后再检查边防公路、路标等边防设施有没有被损坏。   “时间久了,这条线上,哪儿有个土包,有个沟,有个弯,我都清清楚楚。”王永福骄傲地说。   因工作出色,王永福连年被边防武警、边防连评为“优秀护边员”,也获得了“团场先进个人”“感动四师人物”等称号,对荣誉,王永福看得很淡。   “父母那一辈人为建设边疆献出了青春甚至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守下去。”王永福说。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