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和《欢乐之家》女性自杀叙事策略比较研究.docVIP

《觉醒》和《欢乐之家》女性自杀叙事策略比较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觉醒》和《欢乐之家》女性自杀叙事策略比较研究.doc

《觉醒》和《欢乐之家》女性自杀叙事策略比较研究   摘 要:爱德娜?彭迪列在大海中自溺而死,莉莉?巴特服用安眠药过量死亡。她们都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不甘心受社会传统价值观的摆布,最终被父权社会孤立和边缘化。本文通过对这两位美丽聪慧的女性悲剧命运及成因的比较分析,探究《觉醒》和《欢乐之家》的女性自杀叙事策略。   关键词:爱德娜 莉莉 自杀 自我意识   一、引言   自杀和疯癫往往是女性文学反抗父权重构自我的策略和手段。与疯癫相比,自杀更具有进攻性,是在父权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在绝境中谱出的天鹅之歌。伊莱恩?肖瓦尔特认为:“这类女性“将被动与放弃等同起来,认为与其在一个没有慰藉和幻想的世界中挣扎求生,不如选择毁灭自我。这样更加容易、顺理成章而且颇具神秘感。”[1] 她进而指出:“凯特?肖邦的《觉醒》(1899)和伊迪丝?华顿的《欢乐之家》(1905)都描写了这种自我意识所进行的徒劳无益的抗争。”[1]肖邦和华顿为她们的女主人公爱德娜?彭迪列和莉莉?巴特选择了自杀的结局,原因却不尽相同。本文将对两部小说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中的自杀叙事策略及作家女性观的异同。   二、自我意识的萌芽:个性与父权社会习俗的矛盾   父权社会中,“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是他者”[2]。女人的一生是男人的女儿、妻子和母亲,唯独不是她自己。爱德娜和莉莉最初就这样生活在自我意识的黑暗之中,成为男人世界被物化的商品。然而,她们独特的个性却埋下了一颗叛逆的种子。爱德娜从小就敏感具有怀疑精神,少女时崇拜文学和艺术,憧憬罗曼蒂克的单相思。而她嫁给彭迪列只是因为后者对她一见钟情,而且家人反对她嫁给一个天主教徒。婚后的爱德娜开始循规蹈矩地生活。与爱德娜自由奔放的天性相比,莉莉犹疑不决、自相矛盾的双重性格更多来自于遗传和教养。母亲是个享乐主义者,家道中落后将希望寄托在了莉莉的美貌上。莉莉显然接受了母亲的人生哲学,准备用美貌征服老纽约,重建欢乐之家。父亲是一个喜爱阅读、勤奋工作却最终破产的失败者,对莉莉的影响是微弱的,但她还是遗传了父亲多愁善感的艺术气质。因此,矛盾的家庭教育造就了莉莉矛盾的择偶观:她要一个既富有又浪漫的丈夫。这在以庸俗和势利著称的老纽约简直难如上青天。   爱德娜和莉莉的个性都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其潜在诉求就是追求精神上独立自由,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在觉醒之前,她们的个性就已经开始与社会习俗相抵触了。彭迪列最先察觉到妻子的异样,但是要“说出他太太在哪些方面对孩子没有尽到母亲的应尽的责任是一件难事。”[3]如果说爱德娜还能与传统习俗维持表面上的和谐,那么莉莉不切实际的择偶观已经使她处境尴尬,危机四伏。二十九岁的剩女莉莉在婚姻市场上心猿意马,错过了众多追求者,寄居在保守吝啬的姑妈家中,还欠下巨额赌债。   三、自我意识的觉醒:爱情和友情的催化   “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主人公爱德娜?彭迪列找了个情人来庆祝自己的二十九岁生日。跟爱德娜一样,莉莉?巴特也属于我们称之为‘三十岁女人的小说’。”[5]在三十岁这个从少女走向成熟的心理年龄,两个女人都经历了对人生有着启蒙意义的爱情和友情,直接导致了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   重启爱德娜天性之门的第一个人是个性坦率的阿黛尔。在其影响之下,保守内向的爱德娜开始敞开心扉,正视自我。真正唤醒爱德娜自我的是罗伯特。他带爱德娜去海里游泳,偶然让她领悟到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而两人的爱情则让爱德娜少女时代的浪漫幻想第一次美梦成真,唤醒了她压抑的性意识。此外,单身自立的钢琴家莱思小姐对爱德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莱思的演奏让爱德娜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她对爱德娜的婚外情表达了理解和支持,并告诫她艺术家要具有献身精神。   莉莉也是在二十九岁时遇到真爱塞尔登、知己格尔蒂和女工内蒂。塞尔登是个穷律师,博学多识。他的精神共和国使莉莉开始怀疑母亲的人生观,像父亲一样审视自己的人生。格尔蒂是名社工,善解人意,个性独立,随她参观职业女性俱乐部使自私自利的莉莉生平第一次跨越阶级有了平等意识,因莉莉资助治好肺病的女工内蒂就这样跟莉莉的生活有了联系。在莉莉走投无路的时候,偶遇重生的内蒂。在内蒂和她的孩子身上,莉莉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她“第一次看到当年零星善行的结果,意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心中的寒意也为之驱散”[4]。   四、自我意识的挣扎和迷失:婚姻、爱情和自我的错位   爱德娜和莉莉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开始挣扎反抗父权社会的牢笼。爱德娜的反抗尤为彻底,她拒绝履行社交义务,搬出丈夫的豪宅,住进自己的小屋。而莉莉的反抗一开始是被动的,她错过了富有但乏味的葛莱斯,逃离了有妇之夫特雷诺,拒绝了暴发户罗斯戴尔。但是被贝莎陷害时,莉莉的人格却经受住了考验。莉莉可以嫁给乔治?多希特取而代之,或以贝莎的偷情信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