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单元光的直线传播、光速.doc
第1单元: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教学要求:1、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5km/s=3.0×108m/s。
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影的形成、小孔成像和日食月食的形成。
重点和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影的形成、小孔成像和日食月食的形成。
教学用具:光具座、光源、障碍物、光屏。
教学过程:
一、光源
1、定义: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分类:
1 ) 、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A、太阳等恒星都是天然光源(火星不是恒星)。
B、白炽灯、水银灯、荧光灯和蜡烛等是人造光源。
2)、按光的激发方式分:冷光源和热光源。
A、热光源:利用热能激发的光源(白炽灯、弧光灯等)。
B、冷光源:利用化学能、电能激发的光源(萤火虫、霓虹灯等)。
3)、按光线特点分: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和体光源。(着重介绍点光源)
A、定义:凡是光源本身的大小与它被照到的物体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光源都可以看作是“点光源”。
B、点光源是一种理想模型. 点光源并非数学上的点,而是物理意义上的点,即光源本身有一定线度.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线: 表示光传播方向和路径的几何线叫做光线。在光线上标明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2、媒质: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物质叫做媒质,也称介质。光的传播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依靠电磁场这种特殊物质来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证据:影、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3)、光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
4、影的形成:
1)、定义: 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一个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影区是发自光源并与被照物体的表面相切的光线围成的。
2)、分类:本影与半影。
A、本影:光源上所有发光点都照不到的区域。
对同一个物体,其本影区的大小,与光源发光面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光源到物体的距离一定时,光源发光面越大,则物体的本影越小;光源发光面越小,则物体的本影越大。光源发光面一定时,光源到物体的距离越小,则物体的本影区越大;光源到物体的距离越大,则物体的本影区越小。
B、半影: 光源上一部分发光点能照到,而另一部分发光点照不到的区域成为半明半暗的半影。
本影与半影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A、日食:如图所示.
a、在月球的本影区①里,可看到日全食(完全看不到太阳);
b、在月球的半影区②里,可看到日偏食(只能看到一部分太阳);
c、在月球的半影区③里,可看到日环食(只能看到太阳的边缘部分)。
B、月食:
a、当月球处于②③里时,看不到月食;
b、当月球一部分处于①里时,可看到月偏食(只能看到一部分月亮);
c、当月球全部处于①里时,可看到月全食(完全看不到月亮)。
4)、小孔和小缝成像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C、小孔成像中,像就是光斑;
D、小孔成像中像是倒立的实像;
E、小缝可看作无数小孔并行排列而成的,小缝成像的规律与小孔成像的规律相同,这也
说明了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三、光速
1、光速:光的传播速度.
1)、真空中的光速:各种不同频率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均为:
C=3.0×105km/s=3.0×108m/s。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等C=3.0×105km/s=3.0×108m/s。
3)、光在其它媒质中的速度都小于C,其大小除了与媒质性质有关外,还与光的频率有关(这一点与机械波不同,机械波的波速仅由媒质的性质即密度、弹性和温度等决定)
2、光年:
1)、定义: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光年.
注意:;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
2)、大小:1光年= Ct=3.0×108m/s×365×24×3600s=9.46×1015m.
3、光速的测定方法简介:
1)、伽利略测量法,未获成功;
2)、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的天文观测法;
3)、荷兰惠更斯在罗默的基础上第一次测出C=2.0×108m/s;
4)、1849年斐索旋转齿轮法;1862年傅科旋转棱镜法;
5)、1879迈克尔孙重做斐索傅科实验,1926年改用旋转棱镜法.
同步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地球运转到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就会出现月食,
在图中给出了地球挡住太阳时形成的本影与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物辨識與認證.doc
- 用SG3525A设计的三段式充电器.doc
- 用于定量分析分子動力學和分子相互作用的雙光子螢光光譜學.doc
- 甲、課文部分.doc
- 甲灯的额定功率为,实际功率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额定功率,.doc
-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之B2B——网络采购(招、投标)模式.ppt
- 电工钢相变组织中的Σ3和取向梯度现象.ppt
- 电脑、空调、相机及镜头询价采购文件.doc
- 盖革计数器的.doc
-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