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神话的宗教文化特征分析(共4257字).docVIP

满族神话的宗教文化特征分析(共4257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族神话的宗教文化特征分析(共4257字)

满族神话的宗教文化特征分析(共4257字) 摘要:满族神话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与其自身的多元宗教特征不无关联。它不仅与满族及其先民世代笃信的萨满教存在密切关系,而且还吸收了佛教、道教等宗教的文化元素与思想,形成了多元宗教文化特征。 关键词:满族神话;萨满教;佛教;道教 关于神话的讨论与研究,永远离不开宗教,它们是注定的“双生子”。满族神话与满族世代笃信的萨满教就存在这样复杂的关系。而且,在社会及宗教的发展与演进过程中,异族宗教对满族神话的影响日渐增强,从而形成了满族神话的多种宗教特征。 一、满族神话的萨满教特征 首先,神话是萨满教的“教义”。满族神话中蕴含了丰富的原始思维,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萨满崇拜、原始灵魂观、自然观等,而这些又都是萨满教的核心教义。除体现萨满教信仰观念外,满族神话还赞颂真、善、美等优秀道德品质,这些也正是萨满教教义的核心主旨。其实,萨满教对道德取向、价值观等社会精神层面的干预几乎都是通过萨满神话来实现的。萨满教也正是在这些神话的辅助下达到自己的宗教目的,实现宗教思想的不断强化,从而使其更加牢固地植根于民族思想体系中。其次,满族神话是萨满教仪式的“说明书”。萨满仪式所祭祀的神灵在满族神话中几乎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神话故事。如至今在很多满族家祭中仍保留的祭佛多妈妈,仪式中萨满身着柳叶神服,唱诵佛多妈妈的伟大功绩,祈求神灵保佑家族人丁兴旺。满族神话中,关于佛多妈妈的神话很多,但多数认为佛多妈妈是位柳神,她掌管着世间的所有灵魂,胸前长有很多巨大的乳房,可滋养无数灵魂,并曾协助天神创造世界万物。因此,民间一些仪式中称佛多妈妈为母亲神,当妇女不能如愿怀孕时,也可以应请这位神灵,祈求其赐予婴儿。满族神话对萨满祭祀仪式的各项规程也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神话在讲述神祇经历、展开精彩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交代了神祇的脾气秉性及生活习性等与其密切相关的信息,这样,在祭祀此神时,萨满如何取悦神灵、注意哪些禁忌等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使新萨满也更易掌握仪式的各项规程。综观以上满族神话与萨满教间的关系,虽然萨满教日渐呈现式微状态,但与神话的关系始终藕断丝连,特别是满族神话对宗教神祇及宗教仪式等的阐释、说明作用越发凸显,这不仅与宗教思想对人类思维的禁锢逐渐消失有关,而且也与神话强大的适应性密不可分。在原始宗教思想大行其道的时代,人们笃信神灵能够给他们带来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宗教仪式则是人们祭拜神灵、祈求神灵保佑的“万能钥匙”,只要按照规程举办仪式,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功利目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当理性思维逐渐取代原始感性思维统治地位时,宗教思想开始削弱,宗教仪式的说服力与功效也不断减退,人们对宗教的原始状态开始忘却或者说是一种选择性失忆,神话正弥补了这种“选择性失忆”所造成的宗教文化缺失。今天,即使在那些仍坚守着宗教信仰的地方,对诸多神灵、祭祀仪式等最基本的宗教文化内容,人们已无从探究它们最原初的情貌特征,只能通过那些具有强大生命力、广泛流传在民间的神话来加以强化,即通过神话所讲述的内容来恢复神祇的神圣性以及宗教仪式的基本状态。所以,当萨满教自身力量不足以感染世人时,满族神话对萨满教的宗教文化阐释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满族神话的佛教文化特征 佛教文化对满族神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排斥与接收。首先,萨满神话对佛教文化的排斥主要体现在萨满与喇嘛斗法故事中。虽然,萨满教为满族人世代信仰,但在有清一代,统治者为实现北方政权的统一,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喇嘛教),对萨满教产生了极大冲击。清统治者在利用武力入主中原后,为巩固政权、加强对北方诸民族的统治,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政策,而这些政策多以文化制约为主,其中最为突出就是对宗教文化的利用。由于清代北方少数民族除满族外以蒙古族、藏族为主,这两个民族在明末清初又都以藏传佛教为其主要信仰宗教,所以清政府大力推崇藏传佛教,力图用宗教激发他们共同的思想情感,借此加强对北方满、蒙、藏等民族的思想控制。同时,通过喇嘛上层控制边疆地区,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虽然康熙曾说:“蒙古惑于喇嘛,罄其家资,不知顾惜,此皆愚人偏信祸福之说,而不知其终无益也。”[1]127但却仍对藏传佛教采取扶持的政策,其目的昭然若揭。这种政治倾向对萨满教造成了空前浩劫,不仅萨满的政治地位逐渐在清朝政教分离的统治制度中消失,而且其信仰观念在民间也日趋被藏传佛教思想所取代。这就使信守萨满教的萨满与信徒们奋起反抗,与喇嘛教在精神文化领域产生了激烈的争斗,力图改变萨满教日趋式微的状态。故而,满族神话中产生了大量萨满与喇嘛斗法的故事情节。如满族神话《西林大萨满》中讲述了西林色夫靠魂游术战胜元朝三十位喇嘛的故事;满族三家子屯计德焕老人曾讲过《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