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之“道”与宇宙秩序.doc
老子之“道”与宇宙秩序
摘 要 《老子》深刻地体现了对于世界本原的同一性问题的终极追索。老子发现了宇宙全体现象最终存在与统一的本原性根据,将其名为“道”。“道”是“有”和“无”的统一,本身无意志、无目的、无意图,此为“无为”、“自然”。另一方面,“道”本原性地引导并制约了一切万物的自身运动,即为一切万物向其本根的回复。“道”是天之原,“德”是物之本,所以“道”尊而“德”贵。“德”本原于“道”,有“道”才有“德”,所以“道”、“德”一源。“尊道而贵德”,就是尊贵我们自己的生命本原。
关键词 老子 道德 自然 生命本原
分类号 B223.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7.001
The Tao of Laozi and the Law of the Universe
Dong Ping
Abstract Tao-te Ching deeply reflects the ultimate exploration of the identity of the world’s origin. Lao zi found the primitive basis of the ultimate existence and unity of the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the universe, and named it ‘Tao’. ‘Tao’ is the unity of ‘existence’ and ‘inexistence’, which has no will, no purpose, no intention. This is regarded as ‘inaction’ and ‘nature’. On the other hand, Tao guides and constrains the movement of everything primitively, which leads everything to its origins. ‘Tao’ is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while ‘De’ is the object of the material world, thus ‘Tao’ is respectable and ‘De’ is valuable. ‘De’ is based on ‘Tao’, so ‘Tao’ and ‘De’ has the same origin. ‘Respect Tao and value De’ is equal to respecting the origin of ourselves.
Keywords Lao zi. Dao. De. Nature. Origin of life.
0 前言
《老子》毫无疑问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经典之一。一部经典,它之所以是经典,往往并不在乎它的篇幅有多长,也并不在乎它的文字有多么深奥、多么艰涩。经典的文字实际上大都是简短的、易懂的,但当我们去阅读这个经典的时候,往往又是似懂非懂的,看着好像很明白,仔细一想又不那么明白。这大概是经典的一个共同特点。经典的语言其实往往是浅白的,但其意义富厚,所谓言约义丰,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可以从经典的阅读中获得某种独特体悟,获得某种生活智慧。《论语》是这样,《老子》是这样,其他民族的一些经典,比如《圣经》也是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实际上就是经典的诠释历史,所以对于经典的传承,实质上也就是在继承文化传统。经典的诠释、传统的继续,都是靠人来实现的,所以孔夫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一个时代没有人再去关注、解读、诠释经典,再去实践经典所载的基本义理,那么很可能也就意味着文明传统的断绝了。南京图书馆在徐小跃馆长的主导之下,一届一届地举办读书节,以经典为核心,以经典义理为主题,不仅来阐释经典,而且倡导对于经典要义及其核心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实践,这就是对于文明传统的继承。就这一点来说,我首先要对小跃馆长表示特殊的敬佩。
具体讲到《老子》,作为一部书,文字很短,“五千言”而已,后人把这“五千言”分为81章,也就81章而已。但对这81章文字的解释,如果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算起,一直到当代,则恐怕解释性著述就不下千余种。这既可见《老子》这部书的魅力,也可见《老子》这部书的解释难度,真可谓见解纷纭、莫衷一是了。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尊道贵德”,如何来理解《老子》的“道”与“德”,我下面就谈一些自己非常粗浅的想法,以抛砖引玉。
1 道:世界本原的同一性存在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毫无疑问,我们必不可免地是要和世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