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械原理九力分析
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 9-1 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作用在机械构件上的力常见到的有:驱动力、阻力(有效阻力、有害阻力) 、重力、惯性力和运动副中的反力。 从做功的角度可分为: ◆ 驱动力:驱使机构产生运动的力特点:与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 ◆ 阻力:阻碍机构产生运动的力 特点:与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或成钝角——作负功——阻抗功。 包括:生产阻力、摩擦力、重力(重心上升)、惯性力(加速)等。可分为两种: 有效阻力(生产阻力):执行构件面对的、机械的目的实现。克服此阻力所做的功称为有效功或输出功。 二、任务与目的 1. 确定运动副中的反力 特点:对整个机械来说是内力;对构件来说则是外力。 目的:计算构件的强度、运动副中的摩擦、磨损;确定机械的效率;研究机械的动力性能。 2. 确定机械上的平衡力(或平衡力偶) 定义:为使机构做持续的预期运动,与作用在机械上的已知外力(包括惯性力)相平衡的未知外力(或外力矩)。 目的:确定机器所需的驱动功率或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三、方法 静力分析(不计惯性力)和动态静力分析。 图解法和解析法。 2. 绕定轴转动的构件 a. 回转轴线通过构件质心。 a. 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 3. 质量代换法 a. 动代换。同时满足上述三个代换条件的质量代换。对连杆有: b. 静代换。只满足上述前两个代换条件的质量代换。(忽略惯性力矩的影响) §9-3 运动副中摩擦(Friction)力分析 附加: 1. 摩擦的分类 a. 干摩擦 b. 液体摩擦 c. 半液体摩擦 2. 库仑定律(摩擦定律) 简要内容: a. Ff= f N b. f静 f动 c. 摩擦系数的值与两物体间的接触表面材料和形状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及两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的关系很小。 一、移动副中的摩擦 1. 平面移动副的摩擦 例9-1 图示钻床摇臂中,滑套长度为l、它和主轴之间的摩擦系数f。摇臂在其本身重量G作用下不应自动滑下,求其质心S至立轴之间的距离h。 2. 楔形面移动副摩擦 3. 斜面摩擦 二. 转动副中的摩擦力 1. 径向轴颈的摩擦 例9-3 图中,已知机构位置、各构件尺寸,各转动副半径和当量摩擦系数均为r和f。不计重力和惯性力,求各转动副中反作用力方向和作用点并求作用在构件3上的阻力偶矩M3。 §9-4 不考虑摩擦力的机构力分析 r’——当量摩擦半径 非跑合: 跑合: 2.止推轴颈的摩擦 解题步骤: (1) 判定连杆是受拉或受压; (2) 判定构件间的相对转向; (3) 判定作用力在摩擦圆上切点位置; (4) 依据力平衡条件求解。 例9-4 :如图所示为一曲柄滑块机构。已知ω1转向,Q为作用于滑块上的阻力,驱动力F作用点位置、方向已知。不计各构件质量、惯性力。求各支反力及F的大小。 F R32 4 1 2 3 ω Q v R12 (3) 判定作用力在摩擦圆上切点位置; F R32 4 1 2 3 ω Q v R12 (2) 判定构件间的相对转向; ω21 14 ω23 (4) 依据力平衡条件求解。 R32 R12 R12 R23 R43 R41 Q R43 R23 R21 F R41 对构件3:Q + R23 + R43 = 0 对构件1:R21 + R41+ F = 0 一、计算理论:动态静力法 (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假想地将惯性力加在产生该力的构件上,构件在惯性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可以用静力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分析步骤 1、运动分析(假设原动件匀速运动) 2、计算惯性力 3、考虑反力、惯性力、重力、驱动力、生产阻力的平衡 4、解方程(图解法,力多边形) 杆组 * * * * * * Md Pr G F惯 N F摩 或成锐角——作正功——驱动功、输入功。 包括:原动力、重力(重心下降)、惯性力(减速)等。 G′ 有害阻力:机械运动过程中的无用阻力。克服此阻力所做的功称为损耗功。 Md Pr G F惯 N F摩 G′ G′ Md Pr G F惯 N F摩 G′ Mi = - Jsε Fi = -mas 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