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第一课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执笔人:秦颖导语框人类从古到今都生活在地球上,一切生活条件、资源都来自地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依赖地球表面的阳光、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还要深入地球内部,寻求各种矿产、能源、水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而地球成为人类居住的美好家园,是数十亿年生命演化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爱我们的地球。了解我们的地球地球由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四大圈层组成,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岩石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点”,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化石燃料和矿物原料。岩石经过亿万年风化形成了人类世代耕作的土壤,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物质资源。水圈始终不渝地参与生命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存在于每一个生命有机体中,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生物圈的形成和出现,标志着地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级阶段。地球的发展经历了无生命阶段、水生阶段、陆地阶段、人类阶段等。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大气圈是维持一切生命的第一需要,它提供了适于人类呼吸的氧气。大气圈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问题探究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什么?合作探究地球环境要素“绰号”功能森林绿色宾馆森林生物物种丰富……如果把地球比作生命的母亲,大气圈是她美丽的外衣,水圈是她的血脉,淡水如同血液,江河如同血管,肥沃的土地是她的肌肤,森林是他的肺,湿地是她的肾……当人类向地球无节制的索取时,土地荒漠化是地球的癌症,全球气候变暖是地球在发烧……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试着把地球作拟人化的比较,并根据地球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给它起个“绰号”。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吗?为证明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一个实验基地。为了与地球生物圈相区别,科学家将它命名为“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几乎是完全密封的,里面有微型森林、沙漠、农田、海洋和溪流,还有猪、牛、羊、鸡、鸭等家禽家畜,以及供人居住的房子。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来控制射入的阳光,调节各地区所需的温度。1993年1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2号”,他们计划在里面生活两年,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猪养鸭,耕种收获,过这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科学家们要设法使这个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人和其他动植物生存。遗憾的是,一年以后,“生物圈2号”中的氧气含量大幅度减少,科学家无法再生活下去,不得不提前撤出。这次探索虽然没有完成预定计划,但是它用事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迄今为止,地球仍然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寻找适合生存的星球人类一直很想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除了人类生活的这个蓝色的星球,是否还有其他星球适合生命生存?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一个星球,它呈火红色,被称为地球的“红色邻居”。“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一直是科学家心中的疑问。“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先后成功登陆火星,但没有发现生命存在。也有人土星的卫星六可能有生命存在,但美国“旅行者一号”飞船探测得知,土星的卫星六虽有大气层,但温度达140℃,生命不可能存在。月球是人类太空探测的另一重点目标。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率先实现了人类登陆月球的这一梦想。2007年,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送入太空。2008年9月25日,中国“神舟”7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中国的航天员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寻找地外理性生命”“地外文明和太空移居”等,都曾名列“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之中。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跻身这些前沿领域。问题探究迄今为止,是否发现了适合生命生存的其他星球?为什么其他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拓展延伸古时候,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许多民族都曾流行着“天圆地方”的说法。甚至绘出了“天圆地方”的假想图。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是怎样发现、推测、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 再见,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