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超宽带技术调研目录一、前言1二、国内外发展现状4三、超宽带技术发展趋势7四、总结8参考文献11一、前言1.1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超宽带(UWB)技术为拥挤的无线电频谱带来了新的应用理念,其创新的使用模式和用有线链接无法实现的产品特性正在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这种短距离的传输技术具有耗电量低、安全性高、高速传输、不易产生干扰、低成本的芯片结构等优点,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帮助家庭和办公室中的各种信息设备摆脱有线的束缚而实现互联互通。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超宽带技术的研究开发,尽管还没有成熟产品进入市场消费阶段,但将推动超宽带与大部分消费电子、移动设备和个人电脑的连接嵌入。UWB技术在1994年以前主要限于军方使用,限制了UWB的软件和硬件开发。由于UWB使用许多专用频段,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直到2001年才正式开放UWB技术的广泛研究,此后全球对UWB的研究进入高速探讨阶段。随着互联网、多媒体和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速率、高质量无线业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可用的频谱资源却日渐匮乏。这激发了人们对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探索,其中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崭新途径。超宽带技术适合于密集多径环境下的高速率、低功耗、短距离无线接入场合,可作为无线个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无线传感器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等网络的物理层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超宽带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 1895 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采用火花隙脉冲信号实现的无线通信,这被认为是超宽带技术的萌芽,之后,随着窄带载波无线通信的兴起,使无载波的超宽带技术陷入了较长时间的沉寂。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Ross 等人论证了超宽带在雷达和通信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超宽带技术。超宽带技术的理论体系则建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最初受到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Agency, DARPA)的高度关注,当时该技术被称为基带、无载波、或冲激无线电(Impulse Radio,IR),直到 1989年美国国防部将其命名为超宽带,并将它应用于雷达、无线通信、成像和高精度定位系统。1993 年,Scholtz 等人提出了跳时多址脉冲无线电概念,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奠定了将 IR 作为无线通信载体实现多址通信的理论基础。为了促进超宽带技术的发展,2002 年 4 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通过了超宽带无线设备在严格功率辐射限制下的商用规范,并重新对超宽带进行了定义。自此,超宽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许多国家政府都大力支持该项技术,一些知名公司(如 Intel、ATT、TI、IBM 和摩托罗拉等)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如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都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我国也很重视这项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技术,在 2001 年发布的“十五”国家863 计划通信技术主题研究项目中,首次将“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及其共存与兼容技术”作为无线通信共性技术与创新技术的研究内容,积极推动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在 2008 年发布的“十一五”国家 863 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中,支持并开展了“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重点项目。拟通过该项目的支持,突破 UWB 相关芯片设计和组网等一些关键技术,研制出基于自主芯片的试验与验证系统,推广 UWB 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国家一些重大项目的持续资助下,我国在 UWB 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具备了一定的芯片、软件以及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1.2 超宽带的概念超宽带早期被称为脉冲无线电(IR),即采用持续时间极短的基带脉冲来传送信息,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方式,当时主要被应用于雷达、定位及测距等领域。直到 1989 年美国的 DARPA 首次使用超宽带这一术语。为了推动该技术进一步发展,2002 年 4 月,美国 FCC 发布了超宽带无线通信的初步规范,将超宽带信号定义为绝对带宽大于 500MHz 或相对带宽大于 20%的信号,这里绝对带宽是指10dB 带宽,即信号功率谱密度的峰值衰减 10dB 时所对应的上限频率 fH和下限频率 fL之差,而相对带宽则定义为绝对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为了促进超宽带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同时为了避免其对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FCC 一方面为超宽带系统开放了免授权的 3.1~10.6GHz 频段。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则于 2008 年 12 月发布了“超宽带(UWB)技术频率使用规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事业近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pdf VIP
- 虚体医学丛书:医说解集——昆明新空间1025实验室.pdf VIP
- 跨学科实践活动10 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大型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技术研究.docx
- 特发性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pptx VIP
- 工艺管道施工方案.pdf VIP
- 《像山那样思考》课件.ppt VIP
- 工艺管道施工方案.doc VIP
-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docx VIP
- DB11T 891-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