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砖厂水土保持报告表某砖厂水土保持报告表
项目概况
1.1项目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
1.1.2建设地点
。
1.1.3项目业主
。1.1.4项目建设目的
1.1.5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1.1.6项目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万元。
1.1.7工程进度安排
200年月-20年月完成全部工程内容建设、投入运行。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3)《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6)《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条例》(水利部第12号令);
(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8)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文件,渝价[2002]578号《关于核定水土保持设施补偿、水土流失防治费收费标准的通知》;
(9)重庆市水利电力局、重庆市计划委员会、重庆市环保局渝水电水保[1998]2号文“重庆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管理办法”;
(10)重庆市水利局渝水水保[2000]15号文“重庆市水利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工作的通知”。
1.2.2技术文件
(1)有关设计文件。 (2)永川市水土流失现状资料。
1.2.3规范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5772-1995);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及地质岩性
。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台地四川台地向斜的一部分,为新华夏系次级沉降带,川东南弧形永川褶皱束,地貌属四川东南平行谷褶皱区,华蓥山向西南延伸的低山丘陵体系。地质岩性为组,,整体性完整
2.1.2气象特征
项目区地处渝西丘陵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地势不复杂,相对高差不大。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季风明显。
气温: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17.7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0.8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2.9摄氏度。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7.4摄氏度。大于0摄氏度的活动积温为3201-5471摄氏度,大于10摄氏度的活动积温为5749.6摄氏度。无霜期为312天。
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49.8mm,月季分布不均,夏季(6-8月)487.1mm,集中了全年的46.4%;冬季(12-2月)57.4mm,仅占5.5%;春季(3-5月)247.8mm;秋季(9-11月)257.3mm。各月之中,7月最多,为170.7mm,占全年降雨量的16.3%;2月最少,为18.5mm,仅占1.8%。
日照时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98.5小时,其中夏季最多,为575.3小时,占全年的44.3%;冬季最少,为133.4小时,仅占10.3%;秋季232.6小时;春季357.2小时。月际变化大,12月42.3小时最少,8月228.6小时最多。3月至9月缓慢增加,9月之后则急剧减少。
2.1.3
项目区土壤类型较多,肥力水平不高,主要以紫色土、黄壤、为主。
项目区主要以林草地为主。
2.2土地利用现状
工程所在区土地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其中荒山荒坡200平方米,占20%;%。
2.3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5%,平均侵蚀模数1623t/km2.a。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9%,中度流失面积占31%,年平均土壤侵蚀量4.15万吨。项目区平均侵蚀模数低于小流域平均侵蚀模数。
按本项目特点,项目建设过程水土流失主要产生于施工期,随着工程完成,各项水保措施的落实,工程水土流失现象将逐渐得到有效控制。
3.1水土流失有关设计文件3.1.1自然因素
项目区为丘陵地貌,坡度较陡,地表多为林草地,遇暴雨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地表物质抗蚀力弱,项目区形成土母质主要以碳酸,岩和碎屑为主,其风化形成的黄壤、红壤、黄棕壤、抗侵蚀能力差,易发生水土流失,降雨集中,6-8月≥50mm的暴雨频率为82.3%,占年降雨量的61.2%,最大月降雨量为93.2mm,这就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原动力。
3.1.2人为因素
本工程施工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因素主要为扰动原地貌,破坏、埋压土地及植被造成地表水保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导致土壤侵蚀加剧而加剧水土流失,另外工程开挖形成的开挖面或填筑形成的一定边坡,在雨水直接冲刷时,造成的水土流失。
3.2水土流失类型
根据水土流失成因分析,降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洛阳涧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VIP
- 2024年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函数与导数)汇编(附答案).pdf
- 奥维互动地图在线路勘测中地应用.docx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 2023年福建考评员考试答案.docx VIP
- 英语中考短语大全.doc VIP
- 2024《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docx VIP
- 蓝碳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年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