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海中学2015年高三1月月考化学试题附解析.doc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5年高三1月月考化学试题附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5年高三1月月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淮安市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月考 化学试卷 2015-1-19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K-39 Cr-52 Fe-56 Cu-64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我国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2086.4万吨。若能回收二氧化碳,其对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干冰(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是弱电解质 B.金属着火可以用干冰灭火 C.氧碳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氧化物 D.干冰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存在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HClO的电子式为: 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甲酸甲酯的实验式: CH2O D.2-戊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H=CHCH3 3.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K+、SO42-、S2- B.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SCN- 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Na+、Fe2+、Cl-、SO42- D.能溶解Al2O3的溶液中:Mg2+、Fe3+、AlO2-、HCO3-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金属性比钾强,工业上用钠制取钾(Na+KCl K↑+NaCl) B.利用Al2O3制作的坩埚,可用于熔融烧碱 C.氢氟酸具有强酸性,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D.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作原料 5.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所示装置用于Cu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SO2气体 B.图2所示装置用于制备并收集NH3 C.图3所示装置用于检验制得的乙烯中是否混有SO2和CO2 D.图4所示装置可形成原电池并获得稳定电流 6.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NO和11.2 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44 g 由N2O与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0.1mol的白磷(P4)或四氯化碳(CCl4)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 D.标准状况下,2.24LCl2通入足量H2O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NaAlO2 (aq) Al(OH)3 Al2O3(熔融) Al Fe ②S SO3 H2SO4 ③Cu2(OH)2CO3 CuCl2(aq) Cu ④Fe2O3 FeCl3 无水FeCl3 ⑤饱和NaCl(aq) NaHCO3 Na2CO3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SO2+2Fe3++2H2O=SO42-+2Fe2++4H+ B.Na2CO 3水解:CO32-+H2O=H2CO3+2OH- C.硫酸氢铵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H++NH4++2OH-=NH3·H2O+H2O D.碱性条件下铝粉还原NaNO2:NO2-+2Al+3OH-+H2O=2AlO2-+NH3·H2O 9.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X)r(Y)r(Z)r(R) B.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只有2种 C.元素R和Y形成的化合物RY2是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 D.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10.已知:CH3OH(g)+O2(g)===CO2(g)+2H2O(l) ΔH1 △S1 CO(g)+O2(g)===CO2(g) ΔH2 △S2 H2(g)+O2(g)===H2O(l) ΔH3 △S3 H2(g)+O2(g)===H2O(g) ΔH4 △S4 CO(g)+2H2(g) CH3OH(g) Δ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