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道路设计说明01-道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道路设计说明01-道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 1、工程概述 拟建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规划道路宽为26米(人行道5m+车行道16m+人行道5m)。本工程根据道路规划走向,拆除道路红线内西侧半幅范围内原有构筑物,新建水泥砼路面车行道及人行道。本工程设计道路宽14m(人行道2m+车行道12m),长约197.903m;桩号为K0+010.000~K0+197.903,单向3车道。 2、设计依据 1)工程委托书。 2)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相关规划设计文件 3、技术规范及标准 3.1主要技术规范及指引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020-2006; 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2006;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8)《广州市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项目广场及人行道建设管理指引》; 9)《广州市市政园林局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管理指引》; 10)《广州市人行道无障碍设施设置细则》; 11)《城市道路检查井盖井盖技术规范》 DB31/T 324-2004; 1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及其余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等。 3.2主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混凝土及预制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 5)《给排水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改造原则及内容 1)根据规划红线及规划中心线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在路口处与周边路网接顺。 2)根据现状道路地面高程及该区域防洪排涝要求,结合现状进行综合拉坡设计,避免大填大挖; 3)原则上路拱横坡单向1.5%(东向西),人行道横坡向内1.0%,施工时按现场实际坡度接顺; 4)与相邻地物高差超过0.5米设置挡墙; 5、工程设计 5.1设计标准 项目 单位 规范值 设计值 备注 道路类别 城市次干路 计算车速 km/h / 20 道路宽度 米 14 半幅 路面设计基准期 年 20 20 水泥砼路面 路面设计荷载 BZZ-100 桥梁设计荷载 / 路面横坡 % 1~2 1.5 停车视距 米 ≥ 40 40 高程系统 广州城建高程系统 坐标系统 广州城建坐标系统 净空 米 4.5 4.5 5.2平面设计 根据规划局提供的道路规划设计要点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在路口处与周边路网接顺。详见道路平面图。 5.3纵断面设计 根据现状道路地面高程及该区域防洪排涝要求,结合现状进行综合拉坡设计,避免大填大挖; 交叉口路段一般按照现状与被交道路接顺。 纵坡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纵坡设计参数表 计算行 车速度 40km/h 参数 规范 规定 设计选用 最大纵坡度(%) 6 2.086 竖曲线最小半径(m) 凸型 600 810.403 凹型 700 2594.7 竖曲线最小长度(m) 35 28 注:因现场地形限制,部分要素不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5.4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形式见下图: 本次设计道路路幅宽14m:2.0m(人行道)+12m(车行道)。 道路机动车道路拱横坡设计值为单向1.5%,人行道横坡设计值为1%。 5.5路面设计 5.5.1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 1、车行道采用水泥砼路面结构,总厚度54cm:土路基(整平压实后)+4.5%水泥碎石稳定层15cm +5.5%水泥碎石稳定层15cm+C35水泥混凝土板24cm。 2、主要技术要求: 1)C35水泥砼要求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4.5Mpa,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碎石),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3。 2)5.5%水泥稳定碎石要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4%水泥稳定碎石层要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水泥掺量,根据实验具体确定。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为26.5mm或19mm,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不大于5%,小于4.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0%。水泥稳定碎石要求采用机械集中拌和,分层摊铺碾压,每层厚度为15~20cm,压实度不小于98%。碾压成型后应注意养生,避免曝晒。水泥稳定类集料级配如下表 层位 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31.5 19.0 9.50 4.75 2.36 0.6 0.07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