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环境第三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
第三讲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
一、内部控制环境概述
(一)控制环境的内涵和界定
控制环境规定单位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单位文化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从广义角度来看,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环境因素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如图3-1)。
(二)影响控制环境的因素
分析影响控制环境的具体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一方面是“人”的因素。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设置了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了有效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从表面看内部控制存在,但由于管理者疏忽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职能越权,对控制指令随意性居多,就会造成控制失效;或是执行人员相互勾结,串通舞弊,也会造成无效控制。
此外,受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内部控制大多针对日常经常性的经济业务,当内部环境发生突然变化,对个别、偶然发生的业务或者情形,较少建立相应控制,一旦发生这种业务,就不存在相应的适当控制,原有的内部控制也无能为力。
(三)控制环境中人与制度的关系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认为,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人。
“人”才是内部控制中的根本和核心因素,人的素质、品行与能力是决定控制制度作用发挥的根本因素。
内部控制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又是一个“人”与“制度”不断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日益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日趋复杂,其内部控制愈显重要,“人”与“制度”的互动关系也越来越受重视。
[案例分析]
高校己不是一片净土!
本市高校违纪违法案件:
1997年~2004年207件,其中大案要案57.3%,经济类案件占各种案件的首位占47.7%;
2003年涉案金额是1998年的36.8倍。
1997年~2004年涉案院校44所占北京高校总数的75.86%;
涉案领域广:办班、考试、招生、财务、校产、后勤、基建、科研、教学等各部门。
以高校职务犯罪-----进行剖析
(1)高校职务犯罪的现状
(2)高校职务犯罪的特征
三大病症:招生病、采购病、基建病
两大趋势:年轻化、高学历、高层次
集体腐败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环境的主要内容
借鉴COSO 报告,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环境一般也包括:
诚信和道德观、单位的治理结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单位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一)诚信和道德观
1、单位负责人的诚实性和道德观
2、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3、道德宣传与指导
4、严格一致地保持诚信行为和道德标准
5、激励机制与道德约束结合
(二)经营管理理念和风格
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和风格包括了他们对待经营风险的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对财务和管理的重视程度、对法规的反映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政策及看法等,这些态度和看法无不深深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执行与成效。
1、管理者的素质
2、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
3、管理者对风险的接受程度
4、管理者对信息处理以及会计控制系统所持的态度
5、对于重大内部控制事项的态度
(四)组织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是单位进行计划、执行、控制、协调和监督职能的整体框架。
一个单位的组织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划分。
2、内部机构主管人员的配备与能力。
?
3、组织机构的应变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组织机构,明确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部门。
虽然各个组织所处的环境、采用的技术、制定的战略等有所不同,但是任何组织在进行机构设置时均需要遵守下列原则:
①???? 目标原则;
②????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③???? 分工协作原则;
④???? 权责原则;
⑤???? 便于操作原则;
⑥???? 动态适应性原则。
组织机构设置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①???? 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②???? 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
③???? 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
④???? 管理规范的设计;
⑤???? 人员配备和训练管理;
⑥ 反馈和修正。
在考虑组织机构设置时,单位的不同部分组合起来的方式有多种,具体应采取下列策略: (一)确保组织结构的适当性及其提供管理单位所需信息的沟通能力 (二)按照管理人员所担负的责任,判断其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三)保证各管理人员所负责任的适当性 (四)单位应根据环境的改变相应调整其组织结构 (五)注意员工尤其是负责管理及监督职能的员工人数是否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桥(2016)2322A-II-1】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 跨度31.5m(直、曲线) .pdf
- 2024年二建继续教育-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必修)1、2答案.docx VIP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习题试卷第三章章节测评(解析带答案版).doc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pdf
- 部编版六年级毕业作文总复习指导(名师作品).ppt
- 产品上架与下架操作指南.doc VIP
- 《你好!法语1》练习册答案.pdf
- 日本的设计文化.ppt VIP
- 甲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 收发文件管理制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