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么要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1.了解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 2.机电设备在过程控制的要求. 3.实时数据(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要求实时性,希望编写的程序精炼,运行起来更快 课程目标 工科专业的必修课 微机原理是学习和掌握微机硬件知识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 形成机电系统控制开发的初步能力 人与机器的机能对应关系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943年 专用计算机 用于破译德国军事密码 1946年 通用计算机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制造的”ENIAC” 占地上百平方米 重量几十吨 功耗几十千瓦 5000次加法/秒 150平方米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 30t六只大象重 150kw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采用线路连接的方法来编排程序,每次解题都要靠人工改接连线,准备时间大大超过实际运算时间 存储器容量太小,只能存20个字长的10位十进制数字 冯?诺伊曼计算机基本结构(冯氏结构) 1.“存储程序”概念的产生及其重要意义。 ENIAC——不具备“存储程序”的功能 采用“存储程序”的概念,并付诸实现, “开创了整个程序设计时代的到来” 2.冯氏计算机5个基本部件:输入器,输出器,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 数据和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采用了二进制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6) 晶体管计算机(1957-1964)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今)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来表征的 微处理器的集成度每隔18个月就会翻一番,芯片的性能也随之提高一倍 ------摩尔定律 Gordon E. Moore,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让我们的爱机没几年就从身价过万到不值一文; 当然也让囊中羞涩的我们可以只是多一点忍心就能花很少的代价得到当初连想都不敢想的机器 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微型化的CPU,由1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 严格讲,微处理器 ≠ CPU。 CPU指的是计算机中执行运算和控制功能的部件,由算术逻辑部件(ALU)和控制部件两大主要部分组成。 现代微处理器集中了更多的功能。 Intel 8086,80286,80386,80486; Pentium, Pentium II, Pentium III, Pentium IV, Itanium,……。 Motorola MC6800 (8位), MC68000 (16位), MC68020 (32位)。 微处理器的发展 第1代:4位和低档8位微机 4004→8008 第2代:中高档8位微机 Intel 8080,Motorola的MC6800, Zilog的Z80、Intel 8085 第3代:16位微机 8086→8088→80286,Z8000,MC68000 第4代:中高档32位微机 Z80000,MC68020,80386→80486 第5代:高档32位微机 Pentium→Pentium II→Pentium III→Pentium 4 第6代:64位微机 Itanium (1)第一代微处理器 1971年:Intel 4004,是世界上第一片单片微处理器 4位微处理器,寻址空间为4096个半字节, 指令系统包括45条指令 1. 微处理器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Intel 4004 1972年:Intel 8008,是世界上第一片8位微处理器。8008采用了10?m生产工艺,集成度为3500个晶体管,工作频率为200KHz。 Intel 8008 1. 微处理器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1973年12月:Intel 8080采用了6?m生产工艺,集成度为6000个晶体管,主频为2MHz。 1975年4月,MITS公司推出了以8080为CPU的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Altair 8800。 Altair 8800的BASIC语言解释器是Bill Gates编写的 1976年:Intel 8085——Intel公司生产的最后一种8位通用微处理器,8085的工作频率提高到5MHz,指令系统的指令数上升到246条。 (2)第二代微处理器 1977年:Z80,Zilog公司,8位机,优于8080,8085 1. 微处理器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8086/8088(1978年-1981年) 1978年--8086 采用了3?m工艺,集成了29,000个晶体管,工作频率为4.77 MHz。它的寄存器和数据总线均为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从而使寻址空间达1MB。同时,CPU的内部结构也有很大的改进,采用了流水线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