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武士道——读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选编.pptVIP

何谓武士道——读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何要探讨武士道? “要了解日本,我想须要去理解日本人的感情,而其方法应当是从宗教信仰入门。……我略叙我对于日本的感想,又完全把它否定了,却也剩下一句肯定的话。即是说了解日本须自宗教入手。这句话虽是很简短,但是极诚实,极重要的。”by周作人(1885-1967)《日本之再认识》,1929年。 600多年的武家历史(13-19世纪): 鎌倉時代(12世纪末-14世纪。京都的公家政权与关东镰仓的武家政权并立。镰仓幕府。源赖朝。北条) 南北朝時代(14世纪) 室町時代(14-16世纪。幕府政权立足于京都室町。足利尊。中国明朝) 戦国時代(15世纪后期-16世纪后期。大名独立,地域国家林立。织田信长扩张。火枪、基督教传入日本) 安土桃山時代(1568-1600年。织田信长的安土城在日本滋贺县,丰臣秀吉的伏见城在京都伏见区桃山町周边。丰臣秀吉统一天下。也称为织丰时代) 江戸時代(1603-1867年。德川家康迁都江户。江户幕府政权开始) 明治時代(1868-1912年) 武士道的发展 平安朝中期,9世纪后半叶。 东国武士:今天日本的东北部 西国武士:今天日本九州岛地区。土著豪族 畿内武士:京都奈良附近。朝廷、公家、大寺社 《甲阳军鉴》(江户前期的著名兵书。1656年)、《叶隐》(1716,九州佐贺县武士山本常朝口述,田代陈基整理撰写。果断地死,毫不留恋毫不犹豫地死。) 1900年以前,并不存在“武士道”一词。只有兵道、箭道、弓道 按武士道的历史地位, 分为平安时代的武士道、幕府时代的武士道和天皇的武士道三个的历史时期, 即“贵族之侍”的武士道→统治阶级的武士道→天皇的武士道或全体国民的武士道。可分为封建时代的武士道和资本主义时代的武士道等等。 不同的武士道叙述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其名著《菊与刀》(1946)中认为,“武士道”是近代才出现的术语,它不像“迫于情义”、“仅为情义”、“为情义而赴汤蹈火”等格言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作为背景,它只是评论家随心所欲的创作。 此外,由于“武士道”这个名词曾是国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者的口号,随着这些领袖的身败名裂,人们对“武士道”这一概念也产生了许多疑问。 不同的武士道叙述 前现代的武士道叙述:叶隐式的武士道(狭义的武士道)、儒家式的武士道(有时被称为“士道”)。——新渡户稻造的明治武士道对此二者并不做区分。 现代武士道叙述:井上哲次郎(1856-1944)的国家主义武士道叙述,《武士道丛书》1905。新渡户稻造的伦理主义武士道叙述。 英国的日本学者张伯伦(B.H.Chamberlain,1850-1935)在《日本事物志》(1890)中指出,明治武士道的复兴是一种“新宗教的发明”。观念化、精神化、大众修身术、人生训。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期间,军国热,外国的好奇。与国民性论重叠。 新渡户没提过山鹿素行(1622-1685),江户时代儒学家、兵法家。吉田松阴(1830-1859) 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井上哲次郎的《武士道》、井上哲次郎、有马佑政编集的《武士道丛书》3卷,田口义能的《武士道概说》、平泉澄的《武士道的复活》、桥本实的《日本武士道史》、井上哲次郎监修的《武士道集》3 卷、武士道学会编的《武士道入门》、井上哲次郎的《武士道的本质》、井上哲次郎监修、佐伯有义等编集的《武士道全书》13卷、古贺斌的《武士道论考》、佐伯有义的《武士道史》等。 战前的代表性武士道论著 井上哲次郎的武士道论 武士道是日本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民族精神比文明利器更重要。但也遭到日本其他西化论者的反驳。 强调武士道是日本特有之物。发展于镰仓时代,完成于德川时代,约有600年历史。神儒佛融合的产物。 神道为骨髓,儒佛为辅助。尊王爱国。实践主义、行动主义。 主张武士道精神和形骸的分离。剖腹或复仇等属于形骸,精神则是贵清廉重节操、不畏死亡、忠君爱国。 提倡普及武士道精神,奉其为全体日本国民的伦理道德。 现代日本学者的武士道评价 家永三郎说:利益结合体、功利主义 和辻哲郎説:情感驱动、忠君思想 相良亨说:最低层次、最高层次 丸山真男:综合。对西化风潮的反弹,“回归日本传统”。 周作人、戴季陶对武士道的批判 “武士的行为,无论在小说与戏剧里如何壮烈,如何华丽,总掩盖不住一个事实,武士是卖命的奴隶。”by周作人 周作人认为,“五·一五”事件(1932)只能让人觉得那是此种武士精神衰落的象征(不少中国人在日本的军国主义化中,看到了武士道的不是发扬而是衰退,如戴季陶、林语堂即是如此)。By木山英雄。 “照例说,那甘粕宪兵少尉,五一五的海陆军人,井上和尚,都应该自杀,即使法律宽纵了他们,这才合于武士道。然而他们都不这样做,社会上又似乎特别奖励庇护着他们,因此可知一般社会亦久不尊重武士道矣。”by周作人《万世一系与武士道》 “武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