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作人:王正平
化学平衡移动图像专题
分析步骤
1、先分析方程式
是否可逆
吸热、放热方向
物质的聚集状态 (s)(l)(aq)
反应前后气体系数的变化
2、后分析图像
1)面:读清楚坐标平面,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
2)线:斜率、变化趋势
3)点:起点、终点、转折点、交点
常见图像题横坐标及纵坐标
横坐标X
纵坐标Y
温度 / T
压强 / p
速度
浓度(含量)
转化率
时间 / t
2、后分析图像
4)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
5)量的变化:反应热、体积变化、物质状态。
3、技巧:
1)先拐先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2)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 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mA(g)+nB(g) = pC(g)+qD(g)
V逆
生成物浓度
反应物浓度
V正
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平衡移动
知识点回顾
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扩大的方向移动;
速率-时间图:
可用于:
1)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2)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平衡
将向 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浓度
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平衡
将向 方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
正
例1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高或降低),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热反应。
升高
正
吸
?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 v - t 图。
例2
?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或减小),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m+n
(、、=)p+q。
增大
逆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压强时,画出相关的 v – t 图。
例3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由于v正、v逆均有不同程
度的增大,引起平衡移动
的因素可能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经分析,题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升高温度。
例3 改编题: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由于v正、v逆相同程 度的增大,t1时的改变因素可能是 a.加入(正)催化剂 b.当m+n=p+q时增大压强。平衡没有移动。
例4
转化率-时间图 浓度-时间图
例5: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先拐先平衡
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例5: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m+np+q
?m+n=p+q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m+np+q
?正反应吸热
例6
定一议二
——先拐先平衡
例7:可逆反应 mA(s) + nB(g) eC(g)+fD(g),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
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
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化学方程式中 n>e+f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
平衡向右移动
答案: (B)
例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
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 (C)
例10:由可逆反应测绘
出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封窜堵漏技术(丁连民)选编.ppt
- 2015年基站工作(王方杰)讲稿.ppt
- 第十章滴定试卷.ppt
- 化工分离工程_气体吸收试卷.ppt
- (苏教版化学选修2)1.2《硬水软化》(28页)讲稿.ppt
- (苏教版化学选修2)1.3《海水淡化》(24页)讲稿.ppt
- 疯狂的泥石流选编.ppt
- (苏教版化学选修2)2.3《硫酸工业》(24页)讲稿.ppt
- 第十章第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讲试卷.ppt
- (苏教版化学选修2)3.1《有机药物制备》(39页)讲稿.ppt
- DB4405T288-2019 嘉氏羊蹄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759.2-2021 生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桃园.docx
- DB3711T149-20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582-2024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横山羊肉.docx
- DB4401_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43/T 2378-2022百合鳞茎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4409T18-2021 黄皮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701T 485-2024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06T08-2020 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行为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