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49-1956)
(1956-66)
(1966-1976)
1978--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条件:
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方针: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3、实施: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①内容(教材83---84页)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②成果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目的: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变革生产关系(将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3、实质:
2、内容:
(1)农业改造:
(2)手工业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1956年底,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初级阶段)
4、意义: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中共八大(1956年)
①国情的正确认识:
②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经济建设方针:反保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主要内容
(2)评价:
是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1958年总路线: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评价:反映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但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
①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②1958年总路线的指导;
(2)特点:
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
(3)影响:
①左倾错误迅速发展;
②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③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
④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⑤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重大失
误,是造成三年(1959~1961)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4、1960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6、文化大革命(1966-1976)
5、1956~1965年经济建设主要成就:
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二、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内容:
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
建设为中心,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意义:
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转折;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对内改革
1.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批判“两 个凡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含义:
②试点区:安徽、四川
③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发展乡镇企业
3、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经营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背景:农村改革推动
意义:
①增强企业竞争实力②形成一批大企业集团③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强④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特征: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国家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确立过程
(1)提出:1992年,“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制。
(2)发展:1993年,全国人大将《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创新:1997年,“十五大”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以_______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
作用: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三)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①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②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14个)
③设立三大沿海经济开放区:闽三角、长三角、珠三角
④90年代开放浦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城市管理网格员四级-中级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城市管理网格员三级(高级)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0-2021学年北京师大二附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VIP
- 2025年城市管理网格员三级(高级)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docx VIP
-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数学通关考试题库(完整版)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学年西城区四中初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pdf VIP
-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docx VIP
- 中国餐饮企业发展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