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二中09-10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docVIP

河南省开封二中09-10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开封二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出题:开封二中 校对:仝艳娜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帖(tiè) 上网发帖(tiě) 爱占便宜(pián) 便宜行事(biàn) B.结婚(jiē) 开花结果(jié) 节骨眼上(jiē) 节衣缩食(jié) C.憎恶(zēng) 英难俊杰(zùn) 片甲不存(piàn) 模棱两可(léng) D.应届(yīng) 谙熟地理(ān) 殷红血迹(yān) 量体裁衣(liá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其中属于读音相近又意义相混而写错的一项是( ) A.各行其是  饮鸠止渴  功亏一篑  仗义执言 B.义愤填膺  融会贯通  兰天白云  食不果腹 C.徇私舞弊  关怀备至  出其不意  崭露头角 D.即然如此  首屈一指  旁征博引  长年累月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12月2日,美国加州财政部长安基里德以中石油旗下吉林石化公司上月的爆炸造成污染为借口,要求加州教师退休基金清空所持约值2 400万美元的中石油股份。基金界一致认为,这是美国以政治手段    外国公司正常商业活动的又一体现。 (2)新华网贝鲁特12月17日电,一封电子邮件写道:“在贝鲁特的一家购物中心将发生爆炸,12名儿童和妇女将因此丧生。”消息一经      ,在贝鲁特市民当中引起了相当大的恐慌。 (3)北京目前规划发展11个新城,都是为了疏解中心城的人口、交通、居住等压力,并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地区。新城基础设施、配套设施     要完善,这既要靠政策引导,也要靠市场的力量。 A.干预  传递  必需      B.干预  传播  必须 C.干涉  传播  必需      D.干涉  传递  必须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木桥下是一条冬日干涸了的渠道。    。木桥简陋不堪,     。黄土下参差不齐的芦苇把子,几乎耷拉到结着一层泥皮的渠底,     。 ①渠坝两旁挺立着枯黄的冰草、纹丝不动 ②枯黄的冰草,纹丝不动,挺立在渠坝两旁 ③来往的大车,已经把桥面铺的黄土碾成了细细的粉末 ④桥面铺的黄土,已经被来往的大车碾成了细细的粉末 ⑤以致看起来桥面要比实际的宽度宽得多 ⑥以致桥面的实际宽度要比看起来宽得多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9分,每题3分)。 莫明其妙与真妙 王朝闻 ①艺术与生活必须有差别,不然何必在生活之上还要有艺术。但与生活相差别的艺术,应当说是更深刻也就是更带普通性地反映了生活的。这种反映对绘画的观众或诗词的读者,是否更带普遍性,不能不通过观众或读者的审美活动来证实。 ②人们在习惯里,对难于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东西,好说“莫明其妙”。我以为这四个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也反映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矛盾。这里的“莫”字,是当作“不能”解而不是当作“未曾”解来使用的。这里的“妙”字的含义,是它的反面,意即“不妙”。事实上,绘画、诗词、笑话……以至日常的语言,有时尽管读者、听者或观众一时觉得难解,但它本身并不能因此就该受到否定。苏东坡那句“妙语嚼方得”,既反映了解与不解的矛盾——明与不明的矛盾,也肯定难解的妙语通过咀嚼而深得它是妙趣横生的作品,要比某些一览无余、索然寡味的作品经得起反复的观赏。 ③白居易的《更漏子》,其中那“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写出妇女一夜失眼的具体状况。但那因为辗转反侧,引起了被窝与枕头都寒冷的感觉,以及作者对于这个处境凄凉的思妇的同情,不是直来直去地说出来的,所以它是经得起咀嚼的。宋人萧立之的《偶成》,写出下雨这一现象造成的因雨而不能游湖或放纸鸢,与喜雨的庄稼人在感受、感情方面的矛盾,诗人是在替喜雨的庄稼人说话。而这种倾向性的表现,好像不那么分明,细读“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晴放纸鸢”这样的诗句,就可能引起唐人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样的好感。 ④米勒的《倚锄的男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论是丰富的情感内容还是作者积极的倾向性,也和上述词与诗相近,属于“妙语嚼方得”的一型,从而区别于素描的基本练习,从而区别于标语口号式,从而区别于注解生活而不是概括生活的平庸作风。貌似习作或普通肖像画的这两件作品,没有直接记录人物的各种行为,而且后者的情绪状态的丰富性,所谓“神秘的微笑”,都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